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經濟師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職稱系列(專業),符合考試規定的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等報名條件且通過考試取得相應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可視為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允許按規定逐級申報晉升職稱。
取得會計、審計、統計系列(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經濟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參加高級經濟師評審。取得會計、審計、統計系列(專業)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經濟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參加正高級經濟師評審。
關于征求《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各市(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省直各部門,中直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我廳根據相關政策規定,研究起草了《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面向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公眾征求意見,請各地各部門(含人才服務機構)高度重視、及時轉發,廣泛征求事業單位及專業技術人員意見,并于11月17日前將書面意見反饋我廳,社會公眾意見可直接發送指定郵箱:hljrstsyc@126.com。電話:0451-87130171、87130172。感謝對我們工作的支持!
附件:1.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2.《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2年11月2日
附件1
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申報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
各市(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省直各部門,中直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新時代人才工作精神,進一步拓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空間,根據國家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及相關政策規定,本著學什么專業、干什么工作、評什么職稱的原則,現就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申報晉升職稱問題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嚴格執行統一考試政策規定
衛生、經濟、會計、審計、統計、出版、翻譯、安全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職稱系列(專業),符合考試規定的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等報名條件且通過考試取得相應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可視為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允許按規定逐級申報晉升職稱。其中,衛生、經濟、會計、審計、統計系列(專業)還須堅持以下原則:
(一)衛生。醫師類職稱可以直接轉評高一級技師類職稱或高一級非醫療機構藥學類職稱(僅可聘用非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崗位),除此之外,醫、藥、護、技四類職稱之間不可相互轉評。其中,非醫療衛生機構藥學專業技術人員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主要包括:化學類、藥學類、生物工程類、臨床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藥品檢查專業技術人員還可以增加計算機及信息類、機械電子類等與醫療器械相關專業。
(二)經濟。取得會計、審計、統計系列(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經濟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參加高級經濟師評審。取得會計、審計、統計系列(專業)副高級專業技術資格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經濟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參加正高級經濟師評審。
(三)會計。取得經濟、統計、審計系列初、中級專業技術資格,并具備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報名基本條件,可報名參加對應級別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取得高級審計師職稱,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會計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申報晉升高級會計師。取得正高級審計師資格人員,符合相關條件的,可參加正高級會計師評審。
(四)審計。取得會計、經濟、統計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或工程師等相關專業中級職稱,符合規定的學歷、年限條件的,可以報名參加高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按照《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取得資產評估師、稅務師、二級造價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注冊會計師資格(合格證書),可參加相應層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具備非審計專業副高級以上職稱,在審計相關崗位從事工作滿2年,可報名參加高級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符合條件人員相應參加審計系列高級職稱評審。
(五)統計。取得會計、審計或經濟中級專業資格后,符合相關條件的,按規定參加高級統計師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合格,可參加高級統計師評審。取得非統計系列初級專業技術資格在崗從事統計工作,可視同具備初級統計專業職務,按照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規定報名參加統計專業中級資格甲種考試。
二、有序銜接準入類職業資格
教師、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新聞記者、公共法律服務人員等具有職業資格準入要求的職稱系列(專業),取得準入類職業資格即視為專業一致或相近,可根據國家、我省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認定關系逐級申報晉升職稱。其中,針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教師,須同時堅持以下原則:
(一)高校(黨校)教師、中職教師、技工教師。專業課教師以國家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專業目錄規定的“二級學科”“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公共課、基礎課教師以研究生教育“一級學科”、本科教育“學科門類”或專科教育“專業大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并取得相應專業教師資格。其中,黨校教師以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軍事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一致或相近為準。
(二)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普通高中教師以本科教育“學科門類”或專科教育“專業大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初級中學教師按照文科、理科、藝術、體育等類別合理區分,對小學(幼兒園)教師一般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其中,教研機構教研員與其從事教研工作的同一學段、學科教師要求相同。
三、合理區分職稱系列內部差異
(一)工程技術。工業技術工程、信息技術工程、自然資源工程、生態環境工程、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工程、水利工程、煤炭工程、市場監督工程、廣播電視工程、林業草原工程、糧食工程、醫藥工程、物流快遞工程等14類職稱對應所學專業主要應為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學科門類”相關專業,具體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本科教育“專業類”、職業教育“專業小類”或技工教育“專業名稱”一致或相近為準。省級高級職稱評審委員組建部門可結合實際制定本系列(專業)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目錄,報省人社廳備案后對外公布。
(二)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對應的“學科門類”之間原則上不得跨專業類申報。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主要包括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僅限藝術理論)等“學科門類”,自然科學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含運動醫學、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科學等)等“學科門類”,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等“學科門類”可晉升科技咨詢與科技管理服務職稱。
四、充分考慮部分行業的特殊性
鑒于國家部分系列職稱“基本標準條件”將學歷要求最低放寬到了中職(高中),初級、中級或副高級職稱一般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
(一)農業、實驗、檔案、圖書資料、工藝美術。初級、中級職稱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申報高級(含副高級、正高級)職稱須取得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專業學歷(學位),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其中,檔案、圖書資料系列還須堅持以下原則:
1.檔案。高級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主要包括管理學學科中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文學學科中的中國語言文學類,歷史學學科中的歷史學類,工學學科中的計算機類相關專業。
2.圖書資料。高級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主要包括管理學學科中的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類,管理科學與工程類中的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文學學科中的中國語言文學類、外國語言文學類,新聞傳播學類中的編輯出版學、網絡與新媒體、數字出版專業,工學學科中的計算機類相關專業。
(二)藝術、文物博物。初級、中級、副高級職稱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正高級(其中,群眾文化專業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須取得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專業學歷(學位),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
1.藝術(含群眾文化專業)。高級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主要包括藝術學學科門類,文學學科門類,教育學學科教育學類中的藝術教育專業。
2.文物博物。正高級職稱一致或相近專業主要包括歷史學學科中的歷史學類,理學學科中的地理科學類、地質學類、生物科學類,工學學科中的計算機類、測繪類,藝術學學科中的設計學類、美術學類,文學學科中的新聞傳播類,建筑類中的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
(三)體育專業人員。退役運動員執教申報相應專業教練員職稱,對所學專業可不作限制;非退役運動員執教申報相應專業教練員職稱,須具備教育學類或體育學類專業學歷(學位)背景。申報運動防護師職稱,須具備運動醫學、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科學等專業學歷(學位)背景。
五、多路徑解決專業不一致問題
(一)通過脫產或在職(自考或函授)教育取得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專業學歷(學位);或參加擬晉升職稱規定學歷對應層次高等院校開展的專業課程系統進修,學完主干課程、參加考試并達到合格標準(一般單科總分值60%以上),由學校出具進修通知、考試成績單、結業證明等佐證材料。
(二)從事現專業技術工作(被聘在崗)滿5年,業績成果顯著,作為主要完成人(前3名)獲得省級(含)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定(授予或頒布)的科研項目(以結題為準)、專業獎勵(二等獎以上)、行業標準規范、發明專利(且轉化應用)或其他相當層次的標志性成果。
(三)年滿50周歲、取得現職稱滿10年且被聘現崗位滿5年,確已掌握現崗位專業基礎知識并能全面履行本崗位職責,近3年年度考核獲得1次以上優秀檔次,經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審查同意,報所在市(地)人社部門或省直主管部門審核,出具《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崗位任職合格證明登記表》(附件)。
(四)符合我省破格晉升高級職稱條件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專業一致或相近限制。
六、其他事項
(一)取得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承認的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學歷(學位)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晉升職稱要求專業一致或相近方面一視同仁,執行相同的政策條件;申報職稱所需對應層次學歷證書載明的專業,應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
(二)高等院校、中職院校畢業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達到規定年限且考核合格,聘任初級、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也應堅持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原則,嚴格按本通知規定執行。
(三)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崗位及從事專業發生變化需要重新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同級改職)的,任職時間一般可以合并計算;其中,擬晉升職稱對現職稱有明確聘任年限要求,任職時間須自取得新崗位職稱時間開始重新計算。
(四)本通知涉及的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職業教育、技工教育學科專業目錄以及相關上位文件,以國家和我省現行政策規定為準,今后有新規定從其執行。
(五)本通知由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會同省級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部門(省級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解釋,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省人社廳《關于非普通高校全日制畢業生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人員申報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函〔2015〕105號)同時廢止。
附件: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專業技術人員申報職稱
崗位任職合格證明登記表
黑龍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2022年10月25日
附件

說明:此表一式兩份,存入個人檔案1份,個人留存1份。
附件2
《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起草說明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新時代人才工作精神,進一步拓寬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通道,我們根據國家和我省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精神及相關政策文件規定,起草了《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
一、起草背景及過程
2015年3月,省人社廳印發了《關于非普通高校全日制畢業生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人員申報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函〔2015〕105號),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人員晉升職稱問題,拓寬了專業技術人員職業發展空間。隨著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深化,人才流動便利度不斷提升、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業條件放寬以及日常人事管理中人員崗位調整,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過程中更多地出現了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情況,亟需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相關政策。
去年3月,我們向市(地)人社局和省直各高級職稱評委會組建部門印發了《關于研究解決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專業技術人員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發動各地各部門力量,從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平等、考慮職稱系列間的差異、考慮同一系列內部差異、考慮國家統一考試政策、考慮職業資格制度銜接、考慮高校學科專業設置、考慮定職評審一致要求、考慮多種出口路徑解決等八個方面征求相關政策建議。
《通知》包括所有職稱系列,涵蓋各個專業技術領域,既有職稱和職業資格政策,也有教育部門學科專業設置政策,還要考慮行業實際特點,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非常復雜。前期,我們梳理了國家不同學段教育學科專業目錄、職業資格制度政策規定以及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指導意見等相關政策規定,在綜合各地各部門反饋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對各職稱系列涉及的專業一致或相近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起草形成了《關于規范專業技術人員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不一致晉升職稱問題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通知》),從工作層面征求市(地)人社部門和省直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組建部門意見,反復修改完善,正式面向各地各部門和社會公眾征求意見。
二、主要內容說明
《通知》共包括“嚴格執行統一考試政策規定、有序銜接準入類職業資格、合理區分職稱系列內部差異、充分考慮部分行業的特殊性、多路徑解決專業不一致問題、其他事項”六部分內容。
(一)嚴格執行統一考試政策規定。衛生、經濟、會計、審計、統計、出版、翻譯、安全工程、通信工程、計算機技術與軟件等實行全國統一考試的職稱系列(專業),符合考試規定的學歷、專業、工作年限等報名條件且通過考試取得相應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可視為所學專業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允許按規定逐級申報晉升職稱。其中,對衛生系列醫、藥、護、技四類職稱之間轉評以及非醫療衛生機構藥學相近專業作出了細化規定;對經濟、會計、審計、統計職稱之間轉評作出了具體規定。
(二)有序銜接職業資格制度。根據國家《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修訂版)》中“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事項清單,取得教師(高校、中職、技工、中小學)、廣播電視播音員(主持人)、新聞記者、公共法律服務人員等規定“準入類”職業資格,即可視為專業一致或相近,可根據國家、我省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認定關系逐級申報晉升職稱;同時,針對不同學段、不同類型學校教師晉升職稱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分別作出了規定。
(三)合理區分職稱系列內部差異。主要包括工程技術、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三個系列。一是我省工程技術系列職稱現行設置的14個非考試專業(行業)對應所學專業主要應為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等“學科門類”相關專業,具體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本科教育“專業類”、職業教育“專業小類”或技工教育“專業名稱”一致或相近為準。二是社會科學研究、自然科學研究,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對應的“學科門類”之間原則上不得跨專業類申報,社會科學研究對應專業主要為文史哲類專業,自然科學研究主要對應理工農醫類專業。
(四)充分考慮部分行業的特殊性。鑒于國家部分系列職稱“基本標準條件”將學歷要求最低放寬到了中職(高中),初級、中級或副高級職稱一般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一是農業、實驗、檔案、圖書資料、工藝美術。初級、中級職稱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申報高級(含副高級、正高級)職稱須取得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專業學歷(學位),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二是藝術、文物博物。初級、中級、副高級職稱可不作專業一致或相近要求,正高級(其中,群眾文化專業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須取得與從事專業一致或相近的專業學歷(學位),以研究生教育“二級學科”或本科教育“專業類”一致或相近為準。三是體育專業人員。退役運動員執教申報相應專業體育教練員職稱,對所學專業可不作限制性;非退役運動員執教申報相應專業體育教練員職稱,須具備教育學類和體育學類規定學歷、學位及專業背景。運動防護師職稱須具備中西醫、運動醫學、運動康復學、運動人體科學等規定學歷、學位及專業背景。
(五)多路徑解決專業不一致問題。一是鼓勵專業技術人員通過參加學歷(學位)教育或高等院校開展的專業課程系統進修,夯實專業理論基礎。二是在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崗位作出突出貢獻,取得省級以上行業主管部門認可的標志性成果。三是長期從事專業技術工作,考慮年齡、資歷等因素,給予一定政策傾斜。四是符合我省破格晉升高級職稱條件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專業限制申報晉升職稱
同時,明確了其他有關事項:對非全日制與全日制學歷(學位)專業技術人員,在晉升職稱(含認定和評審)時執行相同的政策條件,一視同仁。專業技術人員聘任崗位及從事專業發生變化需要重新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同級改職)的,任職時間計算問題作出了規定。黑人社函〔2015〕105號文件同時廢止。
三、上位文件依據
(一)職業資格制度規定
1.人社部《關于公布國家職業資格目錄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68號)及《國家職業資格目錄(2021修訂版)》
2.人事部、衛生部《關于加強衛生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的通知》(人發〔2000〕114號)
3.衛生部、人事部《關于印發〈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藥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全科醫學、藥學、護理、其他衛生技術等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衛人發〔2001〕164號)
4.人社部《關于印發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人社部規〔2020〕1號)
5.財政部、人事部《關于修訂印發〈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財會〔2000〕11號)
6.審計署、人社部《關于印發〈審計專業技術資格規定〉和〈審計專業 技術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審人發〔2022〕18號)
7.國家統計局、人事部《關于印發〈統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的通知》(國統字〔1995〕46號)
8.人社部、國家統計局《關于印發〈高級統計師資格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90號)
9.人事部、新聞出版總署《關于印發〈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暫行規定〉和〈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人發〔2001〕86號)
10.人事部《關于印發〈二級、三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國人廳發〔2003〕17號)
11.人事部《關于印發〈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考試暫行規定〉的通知》(人發〔2003〕 21號)
12.人社部《關于印發〈資深翻譯和一級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評價辦法(試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11〕51號)
13.人事部、信息產業部《關于印發〈通信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通信專業技術人員初級、中級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 》(國人部發〔2006〕10號)
14.安監總局、人社部《關于印發〈注冊安全工程師分類管理辦法〉的通知》(安監總人事〔2017〕118號)
15.應急部、人社部《關于印發〈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應急〔2019〕8號)
16.住建部、交通部、水利部、人社部《關于印發〈監理工程師職業資格制度規定〉〈監理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的通知》(建人規〔2020〕3號)
17.人事部、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國計算機軟件專業技術資格和水平考試暫行規定〉的通知》(人職發〔1991〕6號)
18.國務院《教師資格條例》(國務院令第188號)
19.教育部《〈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教育部令2000年第10號)
20.新聞總署《新聞記者證管理辦法》(新聞出版總署令2009年第44號)
21.國務院《對確需保留的行政審批項目設定行政許可的決定》(國務院令第412號)
22.《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
(二)職稱改革指導意見
23.人社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局《關于深化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1號)
24.人社部《關于深化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53號)
25.人社部、財政部《關于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8號)
26.人社部、審計署《關于深化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84號)
27.人社部、國家統計局《關于深化統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16號)
28.人社部 新聞出版署《關于深化出版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10號)
29.人社部 中國外文局《關于深化翻譯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10號)
30.人社部 教育部《關于深化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100號)
31.人社部 教育部《關于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89號)
32.人社部印發《關于深化技工院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人社部發〔2017〕90號)
33.人社部 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人社部發〔2015〕79號)
34.人社部 中宣部《關于深化新聞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0號
35.人社部 國家廣電總局《關于深化播音主持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9號)
36.人社部、司法部《關于深化公共法律服務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59號)
37.人社部、工信部《關于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6號)
38.人社部、中國社科院《關于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09號)
39.人社部、科技部《關于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40號)
40.人社部、農業部《關于深化農業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14號)
41.人社部、教育部《關于深化實驗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43號)
42.人社部、國家檔案局《關于深化檔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20號)
43.人社部、文旅部《關于深化圖書資料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42號)
44.人社部、工信部《關于深化工藝美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1〕15號
45.人社部、文旅部《關于深化藝術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68號)
46.人社部、文物局《關于深化文物博物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19〕122號)
47.人社部、體育總局《關于深化體育教練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人社部發〔2020〕76號)
48.體育總局辦公廳《關于貫徹〈關于深化體育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有關問題的通知》(體人字〔2020〕549號)
49.人社部《關于在工程技術領域實現高技能人才與工程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意見(試行)》(人社部發〔2018〕74號)
(三)學科專業目錄文件
50.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頒布)》
5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教育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的通知》(學位〔2011〕11號)
52.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8年4月更新)》
53.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學科專業目錄(2022 年)》(學位〔2022〕15號)
54.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等文件的通知》(教高〔2012〕9號)
55.教育部《關于印發〈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的通知》(教職成〔2021〕2號)
56.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專業設置管理辦法〉的通知》(教職成〔2016〕7號)
57.人社部《關于頒布〈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修訂)〉的通知》(人社部函〔2018〕20號)
58.人社部《關于公布〈全國技工院校專業目錄(2018年修訂)2020年度增補專業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32號)
(四)其他相關政策文件
59.教育部辦公廳等五部門《關于進一步做好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工作的通知》(教研廳函〔2019〕1號)
60.教育部《關于做好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20〕5號)
61.人社部《關于印發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86號)
62.教育部《關于做好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教學〔2021〕5號)
63.人社部《關于職業院校畢業生參加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有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發〔2021〕82號)
四、我省相關文件
64.省人社廳《關于非普通高校全日制畢業生所學專業與所從事專業不一致人員申報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函〔2015〕105號)
65.省人社廳《關于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考核合格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發〔2016〕48號)
66.省人社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破格晉升高級職稱實施辦法(試行)〉的通知》(黑人社規〔2017〕14號)
67.省人社廳《關于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與職稱對應認定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規〔2018〕12號)
68.省人社廳《關于做好考評結合系列高級職稱專業考試有關問題的通知》(黑人社函〔2020〕121號)
69.省人社廳《關于變更監理工程師與工程技術職稱對應認定關系的通知》(黑人社發〔2021〕22 號)
70.省人社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深化工程技術人才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2021〕5號)
71.省人社廳、省社科聯《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 〔2021〕7號)
72.省人社廳、省科技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深化自然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 〔2021〕6號)
73.省人社廳、省社科聯《關于印發〈黑龍江省經濟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2021〕10號)
74.省人社廳、省財政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會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 〔2021〕11號)
75.省人社廳、省審計廳《關于印發〈黑龍江省審計專業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黑人社規 〔2021〕12號)附件.doc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睡熟迷奷系列网站| 十八禁午夜福利免费网站|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草草浮力影院| 国产系列高清精品第一页|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图片|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不收费|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久久夜色撩人精品国产av| 91毛片网| 无码国内精品久久人妻蜜桃|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 一个人免费观看WWW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一区| 亚洲av国产成人精品区| 欧美综合天天夜夜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 最新国产AV最新国产在钱| 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熟女蜜臀av麻豆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AV秘 无码一区二区| 丝袜美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精品1|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男女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又色又刺激高潮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平乡县| 日韩欧美猛交xxxxx无码|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999福利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av国产自| 少妇熟女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少妇引诱隔壁| 91色老久久精品偷偷蜜臀| 成人免费无遮挡在线播放| 桃花岛亚洲成在人线AV|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一区日日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