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評《財務會計》預習: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及其賬務處理
第九章:收入、費用和利潤
知識點二: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及其賬務處理
1.銷售商品收入的計量
(1)通常情況下,企業應按從購貨方已收或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但已收或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借款不公允的除外。
(2)某些情況下,合同或協議明確規定銷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價款,如分期收款銷售商品,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現值確定其公允價值。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按照應收款項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金額進行攤銷,沖減財務費用。
①企業采用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商品,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在滿足收入確認條件時
借:長期應收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未實現融資收益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②每期收到價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長期應收款
同時,按期采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借:未實現融資收益
貸:財務費用
(3)銷售折扣與折讓
①現金折扣是指債權人為鼓勵債務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付款而向債務人提供的債務扣除(目的:加速貨幣資金回籠)。應當按照扣除現金折扣前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現金折扣在實際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財務費用)
②商業折扣,是企業為促進商品銷售而在商品標價上給予的價格扣除(打折,批發與零售的區別),應當按照扣除商業折扣后的金額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
③銷售折讓是企業因售出商品的質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價上給予的減讓(還能用,不是完全拒絕該商品)。對于銷售折讓,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處理:已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折讓的,通常應當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已確認收入的銷售折讓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應當按照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相關規定進行處理。
(4)銷售退回
銷售退回,是指企業售出的商品由于質量、品種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發生的退貨(完全拒絕該商品了,與銷售折扣區別)。對于銷售退回,企業應分別不同情況進行會計處理:
①對于未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銷售退回的,企業應按已記入“發出商品”科目的商品成本金額,借記“庫存商品”科目,貸記“發出商品”科目。采用計劃成本或售價核算的,應按計劃成本或售價記入“庫存商品”科目,同時計算產品成本差異或商品進銷差價。
②對于已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退回的,企業一般應在發生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收入,同時沖減當期銷售商品成本。如該項銷售退回已發生現金折扣的,應同時調整相關財務費用的金額;如該項銷售退回允許扣減增值稅額的,應同時調整“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科目的相應金額。(是否可以扣稅,要看題目中的條件,看是否取得了紅字的增值稅票。如果不說,一般不能調整增值稅。)
③已確認收入的售出商品發生的銷售退回屬于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應當按照有關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相關規定進行會計處理。
2.銷售商品收入的賬務處理
(1)符合收入確認條件的,應當及時確認收入,結轉成本。
(2)不符合收入確認條件但商品已經發出的情況下,應當將發出商品通過“發出商品”科目進行核算。
借: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提示】此時如果稅法上的納稅義務已經產生,則應當確認增值稅的銷項稅額。
借: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銷項稅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