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評考試《財務會計》預習:項目投資決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十三章 財務預測與決策
知識點十五:項目投資決策分析的基本方法
1.回收期法
回收期是企業用投資項目所得的凈現金流量來回收項目投資額所需的年限。
如果每年的稅后凈經營現金流量相同,且原始投資一次支出,則:
回收期=原始投資額/每年稅后凈經營現金流量(NCF)
2.凈現值法
凈現值是指特定方案未來現金流入現值與未來現金流出現值之間的差額,用NPV表示。若以投資額為投資項目的現金流出,稅后凈現金流量為項目的現金凈流入,其表達式為:
![]()
凈現值的判別標準是:若NPV≥0,則項目應予接受;若NPV<0,則項目應予拒絕。
3.內部收益率法
內部收益率可定義為使項目在壽命期內現金流入現值等于現金流出現值的折現率,也就是使項目凈現值為零的折現率,用IRR表示。
當NPV=0時:
![]()
內部收益率的判斷標準是:IRR大于、等于籌資的資本成本(或項目要求的收益率),項目可接受;若IRR小于資本成本(或項目要求的收益率),則項目不可接受。
4.獲利能力指數法
獲利能力指數是項目經營凈現金流量現值和投資支出現值之比,表明項目單位投資的獲利能力,記為PI。
![]()
獲利能力指數的判斷標準是: PI≥1,項目可接受;反之,項目應拒絕。
5.會計收益率法
會計收益率是項目年平均稅后凈收入和平均賬面投資額之比,記為ARR.
會計收益率的判斷標準是:ARR≥企業目標收益率時,項目可行。
優缺點:計算簡便,與會計的口徑一致;但沒有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年平均凈收益受到會計政策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