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采購的會計處理
(1)材料采購時,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不含稅金額加上發生的各項采購費用記入“物資采購”科目,按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增值稅額加上運輸費用中應計提的進項稅額記入“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科目。
借:物資采購 93300.00(90 000+2903.23×93%+550+5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5503.23(15300+2903.23×7%)
貸:銀行存款 (60 000+2903.23)62903.23
應付票據 40 000.00
現金 600.00(550+50)
應付賬款 5300.00
(2)殘料作價入庫和發生的整理挑選費用
借:原材料——殘料 50.00
貸:物資采購 50.00
借:物資采購 400.00
貸:應付工資 400.00
(3)發現短缺尚待查明的處理:共短缺800公斤,其中200公斤屬于符合規定的合理損耗,相應提高甲材料單價即可,不必通過待處理類科目核算;但短缺原因尚待查明的600公斤應記入“待處理財產損溢”科目,并計算轉出相應的進項稅額。由于本例是在入庫前發現的短缺,所以一般按購進價格計算轉出進項稅額即可。
會計分錄為:
借:待處理財稅損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631.80[(600×0.90)×(1+17%)]
貸:物資采購54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91.80
(4)原因查明后短缺材料的處理:由于供貨方少發的部分已開給了“銷項負數”專用發票,企業應據以沖減“進項稅額轉出”和“進項稅額”兩個明細科目,已達到賬簿記錄和增值稅納稅申報表相符之目的。其他短缺按會計制度規定處理即可。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30.60(200×0.90×17%)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0.60
借:應付賬款 210.60[200×0.90×(1+17%)]
其他應收款——運輸公司 105.30[100×0.90×(1+17%)]
銀行存款 252.72[300×0.90×(1+17%)×80%]
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63.18[300×0.90×(1+17%)×20%]
貸:待處理財產損失——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631.80
(5)月末,結轉入庫甲材料的計劃成本;并按實際成本和計劃成本計算出甲材料的成本差異額,做出相關賬務處理:
借:原材料——甲材料 99200.00(99200×1.00)
貸:物資采購99200.00
材料成本差異額=(93300.00-50.00+400.00-540.00)-99200.00= -6090.00(元)
借:物資采購 6090.00
貸:材料成本差異 6090.00
2.材料發出的會計處理
(1)在材料按計劃成本核算時,對發出材料應先按計劃成本進行結轉。
借: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58 000.00
制造費用——基本生產制造費 400.00
制造費用——輔助生產制造費 200.00
管理費用——修理費 400.00
營業費用 200.00
在建工程——某設備800.00
應付福利費 200.00
委托加工材料 1000.00
貸:原材料 612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