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工作經常會碰到需要辨別被審計單位經濟業務內容真假的情況,其中一種有效的方法是鑒別與經濟業務相關發票的真偽,發票假則業務一般亦假。現在很多的假發票印制得幾乎可以亂真,怎樣才能鑒別出假發票呢?筆者結合審計工作實踐,總結了幾點鑒別發票真偽的方法。
1.開票日期早于印制日期。發票的開票日期表明業務的發生時間,其不可能早于發票的印制日期。判斷發票印制日期有兩種方法,一是看發票左邊或右邊豎排的小字,其標明了印制日期和印制單位。二是從發票的字軌號或者發票代碼,可以判斷出發票的印制日期。
2.發行地區與企業注冊地不符。注冊于A地的企業如果開具B地的發票,是不正常的,因為企業的注冊地即為企業領受發票的地區,如果開具的發票非其注冊地則業務虛假的可能性較大。現實中很少會出現企業直接開具外地發票的明顯錯誤情況,但造假的發票有時仍會露出破綻,主要檢查發票代碼。
3.發票號碼相連或相接近而開票單位不同。企業領購發票以本為單位,一本發票有固定張數,如25張、50張等,且發票號碼是順序相連的。因此,如果不同的企業使用的發票號碼相連或很接近,則發票可能為假,業務虛假的可能性也極大。
4.發票號碼與其對應的發票字軌號不匹配。與發票的字軌號所對應的發票號碼有一個特定的區間,如果發票號碼超出此區間,則發票往往為假。如審計人員懷疑A企業增值稅進項業務的真實性,將A企業提供的某省增值稅進項稅發票的復印件帶到該省國稅部門進行確認,增值稅發票所對應的發票號碼如不在該省增值稅專用發票印制范圍內,則可以斷定為虛假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