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是物流企業重要的作業環節,它是指在經濟合理區域范圍內,根據客戶要求,對物品進行揀選、加工、包裝、分割、組配等作業,并按時送達指定地點的物流活動。
一、配送成本的構成
配送是集貨、分揀、配載、包裝、組配及加工等一系列活動的集合。通過配送,物流活動才得以最終實現,但完成配送活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即需配送成本。配送成本是配送過程中所支付的費用總和。
配送是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種先進物流方式,是物流企業按用戶訂單或配送協議進行配貨,經過科學統籌規劃,在用戶指定的時間,將貨物送達用戶指定地點的一種供應方式。從整個物流系統來講,配送幾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活動的一個縮影或在某小范圍中物流全部活動的體現。一般的配送集裝卸搬運、包裝、保管、運輸于一體,通過一系列物流活動將貨物送達目的地。特殊的配送則還要以流通加工活動為支撐,嚴格來講,整個物流活動,沒有配送環節就不能成為完整的物流活動。
配送的主體活動是配送運輸、分揀、配貨及配載。分揀配貨是配送的獨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點的活動。以送貨為目的的配送運輸是最后實現配送的主要手段,從這一點出發,常常將配送簡化看成運輸中的一種。
根據配送流程及配送環節,配送成本實際上是含配送運輸費用、分揀費用、配裝及流通加工費用等全過程。其成本應由以下費用構成:
(一)配送運輸費用
配送運輸費用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車輛費用。車輛費用指從事配送運輸生產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具體包括駕駛員及助手等工資及福利費、燃料、輪胎、修理費、折舊費、養路費、車船使用稅等項目。
2、營運間接費用。這是指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不能直接計入各成本計算對象的站、隊經費。包括站、隊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辦公費、水電費、折舊費等內容,但不包括管理費用。
(二)分揀費用
1、分揀人工費用。這是指從事分揀工作的作業人員及有關人員工資、獎金、補貼等費用的總和。
2、分揀設備費用。這是指分揀機械設備的折舊費用及修理費用。
(三)配裝費用
1、配裝材料費用。常見的配裝材料有木材、紙、自然纖維和合成纖維、塑料等。這些包裝材料功能不同,成本相差很大。
2、配裝輔助費用。除上述費用外,還有一些輔助性費用,如包裝標記、標志的印刷,拴掛物費用等的支出。
3、配裝人工費用。這是指從事包裝工作的工人及有關人員的工資、獎金、補貼等費用總和即配裝人工費用。
(四)流通加工費用
1、流通加工設備費用。流通加工設備因流通加工形式不同而不同,購置這些設備所支出的費用,以流通加工費用的形式轉移到被加工產品中去。
2、流通加工材料費用。這是指在流通加工過程中,投人到加工過程中的一些材料消耗所需要的費用,即流通加工材料費用。
3、在流通加工過程中從事加工活動的管理人員、工人及有關人員工資、獎金等費用的總和。
實際應用中,應該根據配送的具體流程歸集成本,不同的配送模式,其成本構成差異較大。相同的配送模式下,由于配送物品的性質不同,其成本構成差異也很大。
二、配送成本的核算
配送成本費用的核算是多環節的核算,是各個配送環節或活動的集成。配送各個環節的成本費用核算都具有各自的特點,如流通加工的費用核算與配送運輸費用的核算具有明顯的區別,其成本計算的對象及計算單位都不同。
配送成本費用的計算由于涉及多環節的成本計算,對每個環節應當計算各成本計算對象的總成本。總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總額,即各個成本項目金額之和。配送成本費用總額是由各個環節的成本組成。其計算公式如下:
配送成本二配送運輸成本十分揀成本+配裝成本+流通加工成本
需要指出的是,在進行配送成本費用核算時要避免配送成本費用重復交叉。
(一)運輸成本的核算
配送運輸成本的核算,是指將配送車輛在配送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按照規定的配送對象和成本項目,計入到配送對象的運輸成本項目中去的方法。運輸成本的核算方法在本章第二節已作了詳細闡述,這里只作簡單介紹。
1、配送運輸成本的數據來源
(1)工資及職工福利費。根據“工資分配匯總表”和“職工福利費計算表”中各車型分配的金額計入成本。
(2)燃料。根據“燃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耗用的燃料金額計入成本。配送車輛在本企業以外的油庫加油,其領發數量不作為企業購入和發出處理的,應在發生時按照配送車輛領用數量和金額計入成本。
(3)輪胎。輪胎外胎采用一次攤銷法的,根據“輪胎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領用的金額計入成本;采用按行駛胎公里提取法的,根據“輪胎攤提費計算表”中各車型應負擔的攤提額計入成本。發生輪胎翻新費時,根據付款憑證直接計入各車型成本或通過待攤費用分期攤銷。內胎、墊帶根據“材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成本領用金額計入成本。
(4)修理費。輔助生產部門對配送車輛進行保養和修理的費用,根據“輔助營運費用分配表”中分配各車型的金額計入成本。
(5)折舊費。根據“固定資產折舊計算表”中按照車輛種類提取的折舊金額計入各分類成本。
(6)養路費及運輸管理費。配送車輛應繳納的養路費和運輸管理費,應在月終計算成本時,編制“配送營運車輛應繳納養路費及管理費計算表”,據此計入配送成本。
(7)車船使用稅、行車事故損失和其他費用。如果是通過銀行轉賬、應付票據、現金支付的,根據付款憑證等直接計入有關的車輛成本;如果是在企業倉庫內領用的材料物資,根據“材料發出憑證匯總表”、“低值易耗品發出憑證匯總表”中各車型領用的金額計入成本。
(8)營運間接費用。根據“營運間接費用分配表”計入有關配送車輛成本。
2、配送運輸成本計算表
物流配送企業月末應編制配送運輸成本計算表,以反映配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配送運輸總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總額,即各個成本項目金額之和。單位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各成本計算對象完成單位周轉量的成本額。各成本計算對象計算的成本降低額,是指用該配送成本的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乘以本期實際周轉量計算的總成本,減去本期實際總成本的差額。它是反映該配送運輸成本由于成本降低所產生的節約金額的一項指標。
按各成本計算對象計算的成本降低率,是指該配送運輸成本的降低額與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乘以本期實際周轉量計算的總成本比較的百分比。它是反映該配送運輸成本降低幅度的一項指標。
各成本計算對象的降低額和降低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成本降低額=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本期實際周轉量-本期實際總成本
成本降低率=成本降低額/(上年度實際單位成本x本期實際周轉量)×100%
(二)流通加工成本的核算
1、流通加工成本項目和內容
(1)直接材料費。流通加工的直接材料費用是指對流通加工產品加工過程中直接消耗的材料、輔助材料、包裝材料以及燃料和動力等費用。與工業企業相比,在流通加工過程中的直接材料費用,占流通加工成本的比例不大。
(2)直接人工費用。流通加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是指直接進行加工生產的生產工人的工資總額和按工資總額提取的職工福利費。生產工人工資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工資、非工作時間的工資等。
(3)制造費用。流通加工制造費用是物流中心設置的生產加工單位為組織和管理生產加工所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主要包括流通加工生產單位管理人員的工資及提取的福利費,生產加工單位房屋、建筑物、機器設備等的折舊和修理費、生產單位固定資產租賃費、機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攤銷、取暖費、水電費、辦公費、差旅費、保險費、試驗檢驗費、季節性停工和機器設備修理期間的停工損失以及其他制造費用。
2、流通加工成本項目的歸集
(1)直接材料費用的歸集。直接材料費用中,材料和燃料費用數額是根據全部領料憑證匯總編制的“耗用材料匯總表”確定的;外購動力費用是根據有關憑證確定的。
在歸集直接材料費用時,凡能分清某一成本計算對象的費用,應單獨列出,以便直接計入該加工對象的成本計算單中;屬于幾個加工成本對象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費用,應當選擇適當的方法,分配計入各加工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計算單中。
(2)直接人工費用的歸集。計入成本中的直接人工費用的數額,是根據當期“工資結算匯總表”和“職工福利費計算表”來確定的。
“工資結算匯總表”是進行工資結算和分配的原始依據。它是根據“工資結算單”按人員類別(工資用途)匯總編制的。“工資結算單”應當依據職工工作卡片、考勤記錄、工作量記錄等工資計算的原始記錄編制。
“職工福利費計算表”是依據“工資結算匯總表”確定的各類人員工資總額,按照規定的提取比例計算后編制的。
(3)制造費用的歸集。制造費用是通過設置制造費用明細賬,按照費用發生的地點來歸集的。制造費用明細賬按照加工生產單位開設,并按費用明細賬項目設專欄組織核算。流通加工制造費用表的格式可以參考工業企業的制造費用表的一般格式。由于流通加工環節的折舊費用、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占成本比例較大,其費用歸集尤其重要。
3、流通加工成本計算表
物流配送企業月末應編制流通加工成本計算表,以反映配送總成本和單位成本。配送環節的流通加工成本是指成本計算期內成本計算對象的成本總額,即各個成本項目金額的總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