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公式中的“平均年限”是指什么?
平均年限法是一種計提折舊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根據資產的使用壽命和殘值率來計算每年需要計提的折舊額。在平均年限法中,“平均年限”是指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即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結束時的年數平均值。具體公式為:
平均年限 = 資產原值 / 預計使用年限總和
其中,資產原值指的是資產的購置成本,預計使用年限總和是指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結束時的年數總和。
根據平均年限法,每年需要計提的折舊額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每年折舊額 = (資產原值 - 殘值)/ 平均年限
其中,殘值指的是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結束時的估計價值,即剩余價值。
平均年限 = 資產原值 / 預計使用年限總和
其中,資產原值指的是資產的購置成本,預計使用年限總和是指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結束時的年數總和。
根據平均年限法,每年需要計提的折舊額可以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每年折舊額 = (資產原值 - 殘值)/ 平均年限
其中,殘值指的是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結束時的估計價值,即剩余價值。
2023-05-12 17:58:35
閱讀 1108
00:10:00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101

意見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