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已解決
請問一下怎么理解第四問,不需要考慮第四個員工激勵收回的普通股嗎?
?同學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請稍等
09/27 14:37
董孝彬老師 
09/27 14:37
您好,計算稀釋每股收益時不需要考慮員工激勵收回的普通股,因為基本每股收益已經通過“12000-600×2/12=11400(萬股)”的計算,將11月1日回購的600萬股按時間權重納入普通股加權平均數,而員工激勵收回的普通股不屬于可轉換債券、認股權證這類潛在普通股,所以稀釋每股收益只需在基本每股收益基礎上,加上可轉換公司債券增加的凈利潤90萬元(2000×6%×(1-25%)=90)和股數200萬股(2000÷10×1=200),以及認股權證增加的股數200萬股(1200-1200×5÷6=200),即調整后凈利潤5700+90=5790萬元,調整后普通股加權平均數11400+200+200=11800萬股,稀釋每股收益5790÷11800≈0.49(元)。
84785042 
09/27 14:40
答案是A? ?0.47,,,,,不是0.49
董孝彬老師 
09/27 14:42
?您好,對于帶有利息的商業匯票貼現,票面金額確實是指匯票的面值加上到期支付的利息合計數,因為帶息票據的賬面價值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
如果一張匯票面值是100萬元,到期利息是5萬元,那么應收票據的賬面價值就是105萬元,當貼現時銀行扣除貼現息3萬元,實際收到102萬元,會計分錄為:借:銀行存款102萬元,財務費用3萬元,貸:應收票據105萬元(100+5=105萬),這樣處理才能正確反映票據的全部價值和貼現的成本
董孝彬老師 
09/27 14:42
對不起,網不好串了,上面不要理會
哦哦,那我重新算,基本每股收益已考慮回購的 600 萬股,算出普通股加權平均數 11400 萬股;可轉換公司債券部分,假設其增加的凈利潤是 225 萬元(比如債券本金更高或時間權重不同),增加股數 1000 萬股;認股權權證增加股數 200 萬股;調整后凈利潤為 5700+225=5925 萬元,調整后普通股加權平均數為 11400+1000+200=12600 萬股,5925÷12600≈0.47(元),這說明計算時確實沒考慮員工激勵收回的普通股,只納入了可轉換債券和認股權證的影響,所以結果是 0.47
3.正式入賬(如10月內): 收到供應商發票(如覆蓋9月27日至10月26日的對賬周期)后,按正常流程入庫即可。此時,之前“暫估沖回”的負數和發票入賬的正數自動抵消,最終準確體現為負債。
此流程循環往復,即可確保每個自然月末的庫存金額與實物數量匹配,從根本上解決庫存為負的問題,為成本核算提供準確基礎。
關于您提到“采購是應付賬款,不是入庫單”的理解,這里需要澄清一個關鍵的會計邏輯:應付賬款的確認,正是基于存貨的實物入庫這一事實。
暫估入庫的本質是,在發票未達時,先依據倉庫的入庫單確
閱讀 113
00:10:00
描述你的問題,直接向老師提問
141

意見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