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第一章 證券市場基本法律法規
考點1 法的概念與特征
1、法的概念
法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產物。但人們對于法的概念的理解,古今中外并不一致。一般來說,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以權利義務為主要內容,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社會行為規范及其相應的規范性文件的總稱。
2、法的特征
法作為一種特殊的行為規則和社會規范,不僅具有行為規則、社會規范的一般共性,還具有自己的特征。其特征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法是經過國家制定或認可才得以形成的規范,具有國家意志性。統治階級意志并不能直接形成為法,它必須通過一定的組織和程序,即通過統治階級的國家制定或認可,才能形成為法。制定、認可,是國家創制法的兩種方式,也是統治階級把自己的意志變為國家意志的兩條途徑。法是通過國家制定和發布的,但并不是國家發布的任何文件都是法。首先,法是國家發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次,法是按照法定的職權和方式制定和發布的,有確定的表現形式。也就是說,法需要通過特定的國家機關,按照特定的方式,表現為特定的法律文件形式才能成立。
(2)法憑借國家強制力的保證而獲得普遍遵行的效力,具有國家強制性。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其實施的規范。法的強制性是由國家提供和保證的,因而與一般社會規范的強制性不同。其他社會規范雖然也有一定的強制性,如道德主要依靠社會輿論的強制,但這種強制不同于國家的強制。國家強制力是以國家的強制機構(如軍隊、警察、法庭、監獄)為后盾,和國家制裁相聯系,表現為對違法者采取國家強制措施。
(3)法是確定人們在社會關系中的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具有規范性。法是調節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規范,具有能為人們提供一個行為模式、標準的屬性(概括性)。法的主要內容是由規定權利、義務的條文構成的,法律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分配利益,從而影響人們的動機和行為,進而影響社會關系,實現統治階級的意志和要求,維持社會秩序(利益導向性)。
(4)法是明確而普遍適用的規范,具有明確公開性和普遍約束性。法具有明確的內容,能使人們預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為的法律后果(可預測性)。法具有普遍適用性,凡是在國家權力管轄和法律調整的范圍、期限內,對所有社會成員及其活動都普遍適用。
考點2 法律關系的概念、特征、種類與基本構成
1、法律關系的概念
法律關系是法律規范在調整人們的行為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系,即法律上的權利與義務關系。或者說,法律關系是指被法律規范所調整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2、法律關系的特征
(1)法律關系是以法律規范為前提的社會關系。
(2)法律關系是以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
(3)法律關系是以國家強制力作為保障手段的社會關系。
3、法律關系的種類
在法學上,由于根據的標準和認識的角度不同,可以對法律關系作不同的分類。
(1)按照法律關系產生的依據、執行的職能和實現規范的內容不同,可以分為調整性法律關系和保護性法律關系。調整性法律關系是基于人們的合法行為而產生的、執行法的調整職能的法律關系,它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行為規則(指示)的內容。保護性法律關系是由于違法行為而產生的、旨在恢復被破壞的權利和秩序的法律關系,它執行著法的保護職能,所實現的是法律規范(規則)的保護規則(否定性法律后果)的內容,是法的實現的非正常形式。
(2)按照法律主體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分為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和橫向(平權)的法律關系。縱向(隸屬)的法律關系是指在不平等的法律主體之間所建立的權力服從關系(舊法學稱“特別權力關系”)。與此不同,橫向法律關系是指平權法律主體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3)按照法律主體的多少及其權利義務是否一致為根據,可以將法律關系分為單向法律關系、雙向法律關系和多向法律關系。所謂單向(單務)法律關系,是指權利人僅享有權利,義務人僅履行義務,兩者之間不存在相反的聯系(如不附條件的贈與關系)。雙向(雙邊)法律關系,是指在特定的雙方法律主體之間,存在著兩個密不可分的單向權利義務關系,其中一方主體的權利對應另一方的義務,反之亦然。所謂多向(多邊)法律關系,又稱“復合法律關系”或“復雜的法律關系”,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相關法律關系的復合體,其中既包括單向法律關系,也包括雙方法律關系。這三種關系相互關聯,互為條件,缺一不可。
(4)按照相關的法律關系作用和地位的不同,可以分為第一性法律關系(主法律關系)和第二性法律關系(從法律關系)。
4、法律關系的基本構成
法律關系是由法律關系的主體、法律關系的內容和法律關系的客體三個要素構成的。 缺少其中任何一個要素,都不能構成法律關系。
(1)法律關系主體,是指參加法律關系,依法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當事人。法律關系主體的數目因法律關系的具體情況而定,但任何一個法律關系至少要有兩個主體,因為最少要有兩個主體,才能在它們之間形成以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能夠參與法律關系的主體包括自然人(公民)、組織(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國家。
(2)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法律關系主體所享有的權利和承擔的義務。法律權利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法享有的權益,表現為權利享有者依照法律規定有權自主決定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要求他人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種行為和一旦被侵犯,有權請求國家予以法律保護。法律義務是指法律關系主體依照法律規定所擔負的必須作出某種行為或者不得作出某種行為的負擔或約束。依法承擔義務的主體稱為義務主體或義務人。
(3)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法律關系主體的權利和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客體是確立權利與義務關系性質和具體內容的依據,也是確定權利行使與否和義務是否履行的客觀標準。一般認為,法律關系的客體主要包括物、人身人格、非物質財富和行為四大類。
考點3 合伙企業的概念和種類
1、合伙企業的概念
合伙是指兩個以上的人為著共同目的,相互約定共同出資、共同經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自愿聯合。合伙企業,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
2、合伙企業的種類
合伙企業分為普通合伙企業和有限合伙企業。
普通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組成,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合伙企業法》對普通合伙人承擔責任的形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組成,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考點4 合伙企業與公司的區別
1、設立的基礎不同
公司的設立以章程為基礎。而合伙的成立則建立在合伙合同的基礎上,合伙合同是全體出資人意思表示一致達成的協議,他只對合伙的參加人,即合伙合同的訂立者有約束力。
2、法律地位不同
公司與合伙最根本的區別在于,兩者具有不同的法律地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是企業法人。
3、合伙與公司內部及外部法律關系上具有實質性差異
(1)公司有其區別于股東的獨立財產,而合伙的財產一般被認為屬全體合伙人共有。
(2)公司有獨立、健全的組織機構,這些機構依法律規定對公司的內部及外部事務行使職權。而在合伙企業中,各合伙人對執行合伙企業事務享有同等的權利,可以由全體合伙人共同執行合伙企業的事務,也可以由合伙協議約定或者全體合伙人決定,委托一名或者數名合伙人執行合伙企業的事務。
(3)公司股東出資一經交付公司,即不得主張退股,因此出資或股份的轉讓就成為股權的重要內容,所不同的僅僅是在不同種類的公司中,轉讓的自由度不同。而合伙是根據合伙協議成立的,合伙人之間具有極強的人身信任性質,這決定了合伙人出資份額的轉讓要受到嚴格的限制。
(4)從企業規模及存續期限看,公司一般規模較大,存在期間比較長久、穩定,而合伙相對來說則具有短期性,且由人身性強而不可能成為大企業。
(5)由于我國目前沒有無限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等法律、法規均明確規定個人合伙的合伙人、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作各方對合伙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因此,股東對公司債務的有限責任與合伙人對合伙債務的無限連帶責任就成為我國公司與合伙的顯著區別。
考點5 普通合伙人的主體適格性的限制性要求
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以及公益性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不得成為普通合伙人。國有獨資公司、國有企業、上市公司可以成為有限合伙人,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責任。
上述國有獨資公司是指國家單獨出資、由國務院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授權本級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有限責任公司。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國有企業的概念則較寬泛,可以理解為包括國有獨資企業、國有控股企業和國有控股公司。
上述從事公益性活動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因其從事的活動涉及公共利益,其自身財產不宜對外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因此,也不宜成為對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的普通合伙人。他們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參加合伙企業,從事經營活動,對合伙企業以其出資額為限承擔責任。
考點6 合伙協議的訂立形式與基本原則
1、合伙協議依法由全體合伙人協商一致、以書面形式訂立。
2、訂立合伙協議、設立合伙企業,應當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原則。
3、合伙協議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1)合伙企業的名稱和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2)合伙目的和合伙經營范圍。
(3)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稱、住所。
(4)合伙人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
(5)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方式。
(6)合伙事務的執行。
(7)入伙與退伙。
(8)爭議解決辦法。
(9)合伙企業的解散與清算。
(10)違約責任。
合伙協議經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生效。合伙人按照合伙協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修改或者補充合伙協議,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但是,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事項,由合伙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和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處理。
考點7 設立合伙企業的條件
1、普通合伙企業設立的條件
設立合伙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有2個以上合伙人。合伙人為自然人的,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有書面合伙協議。
(3)有合伙人認繳或者實際繳付的出資。
(4)有合伙企業的名稱和生產經營場所。
(5)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2、合伙企業設立的其他規定
合伙企業名稱中應當標明“普通合伙”字樣。
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合伙人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伙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伙人委托法定評估機構評估。合伙人以勞務出資的,其評估辦法由全體合伙人協商確定,并在合伙協議中載明。
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約定的出資方式、數額和繳付期限,履行出資義務。以非貨幣財產出資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需要辦理財產權轉移手續的,應當依法辦理。
考點8 合伙企業財產分割、轉讓以及處分的相關規定
合伙人的出資、以合伙企業名義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財產,均為合伙企業的財產。
1、合伙人在合伙企業清算前,不得請求分割合伙企業的財產;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另有規定的除外。合伙人在合伙企業清算前私自轉移或者處分合伙企業財產的,合伙企業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第三人。
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之間轉讓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伙人。
2、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伙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合伙人以外的人依法受讓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經修改合伙協議即成為合伙企業的合伙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和修改后的合伙協議享有權利,履行義務。
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質的,須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為無效,由此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行為人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考點9 合伙企業經營中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的重要事項
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合伙企業的下列事項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
(1)改變合伙企業的名稱。
(2)改變合伙企業的經營范圍、主要經營場所的地點。
(3)處分合伙企業的不動產。
(4)轉讓或者處分合伙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他財產權利。
(5)以合伙企業名義為他人提供擔保。
(6)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擔任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
合伙人不得自營或者同他人合作經營與本合伙企業相競爭的業務。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或者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外,合伙人不得同本合伙企業進行交易。合伙人不得從事損害本合伙企業利益的活動。
考點10 合伙企業利潤分配、虧損分擔的原則
合伙企業的利潤分配、虧損分擔,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辦理;合伙協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由合伙人協商決定;協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實繳出資比例分配、分擔;無法確定出資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擔。合伙協議不得約定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擔全部虧損。
合伙人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伙人決定,可以增加或者減少對合伙企業的出資。
被聘任的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應當在合伙企業授權范圍內履行職務。被聘任的合伙企業的經營管理人員,超越合伙企業授權范圍履行職務,或者在履行職務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伙企業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合伙企業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建立企業財務、會計制度。
考點11 新合伙人入伙的條件
新合伙人入伙,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并依法訂立書面入伙協議。訂立入伙協議時,原合伙人應當向新合伙人如實告知原合伙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入伙的新合伙人與原合伙人享有同等權利,承擔同等責任。入伙協議另有約定的,從其約定。新合伙人對入伙前合伙企業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考點12 合伙人退伙、除名的情形或條件
1、退伙條件
合伙協議約定合伙期限的,在合伙企業存續期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人可以退伙:
(1)合伙協議約定的退伙事由出現。
(2)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
(3)發生合伙人難以繼續參加合伙的事由。
(4)其他合伙人嚴重違反合伙協議約定的義務。
2、通知退伙
合伙協議未約定合伙期限的,合伙人在不給合伙企業事務執行造成不利影響的情況下,可以退伙,但應當提前30日通知其他合伙人。
3、退伙損失賠償
合伙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的規定退伙的,應當賠償由此給合伙企業造成的損失。
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然退伙:
(1)作為合伙人的自然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
(2)個人喪失償債能力。
(3)作為合伙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或者被宣告破產。
(4)法律規定或者合伙協議約定合伙人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而喪失該資格。
(5)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全部財產份額被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合伙人被依法認定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轉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伙企業。其他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該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合伙人退伙。退伙事由實際發生之日為退伙生效日。
4、合伙人除名
合伙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決議將其除名:
(1)未履行出資義務。
(2)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合伙企業造成損失。
(3)執行合伙事務時有不正當行為。
(4)發生合伙協議約定的事由。
對合伙人的除名決議應當書面通知被除名人。被除名人接到除名通知之日,除名生效,被除名人退伙。被除名人對除名決議有異議的,可以自接到除名通知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5、合伙份額的繼承
合伙人死亡或者被依法宣告死亡的,對該合伙人在合伙企業中的財產份額享有合法繼承權的繼承人,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或者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從繼承開始之日起,取得該合伙企業的合伙人資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伙企業應當向合伙人的繼承人退還被繼承合伙人的財產份額:
(1)繼承人不愿意成為合伙人。
(2)法律規定或者合伙協議約定合伙人必須具有相關資格,而該繼承人未取得該資格。
(3)合伙協議約定不能成為合伙人的其他情形。
合伙人的繼承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業依法轉為有限合伙企業。全體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業應當將被繼承合伙人的財產份額退還該繼承人。
合伙人退伙,其他合伙人應當與該退伙人按照退伙時的合伙企業財產狀況進行結算,退還退伙人的財產份額。退伙人對給合伙企業造成的損失負有賠償責任的,相應扣減其應當賠償的數額。退伙時有未了結的合伙企業事務的,待該事務了結后進行結算。
退伙人在合伙企業中財產份額的退還辦法,由合伙協議約定或者由全體合伙人決定,可以退還貨幣,也可以退還實物。
退伙人對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發生的合伙企業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伙人退伙時,合伙企業財產少于合伙企業債務的,退伙人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分擔虧損。
考點13 有限合伙企業的出資
有限合伙人可以用貨幣、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作價出資。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勞務出資。
有限合伙人應當按照合伙協議的約定按期足額繳納出資;未按期足額繳納的,應當承擔補繳義務,并對其他合伙人承擔違約責任。
有限合伙企業登記事項中應當載明有限合伙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認繳的出資數額。
考點14 有限合伙企業事務的執行
1、有限合伙企業事務執行人
有限合伙企業由普通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執行事務合伙人可以要求在合伙協議中確定執行事務的報酬及報酬提取方式。
2、禁止有限合伙人執行合伙事務
有限合伙人不執行合伙事務,不得對外代表有限合伙企業。
有限合伙人的下列行為,不視為執行合伙事務。
(1)參與決定普通合伙人入伙、退伙。
(2)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提出建議。
(3)參與選擇承辦有限合伙企業審計業務的會計師事務所。
(4)獲取經審計的有限合伙企業財務會計報告。
(5)對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查閱有限合伙企業財務會計賬簿等財務資料。
(6)在有限合伙企業中的利益受到侵害時,向有責任的合伙人主張權利或者提起訴訟。
(7)執行事務合伙人怠于行使權利時,督促其行使權利或者為了本企業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
(8)依法為本企業提供擔保。
3、有限合伙企業利潤分配
有限合伙企業不得將全部利潤分配給部分合伙人;但是,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4、有限合伙人權利
(1)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有限合伙企業進行交易;但是,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2)有限合伙人可以自營或者同他人合作經營與本有限合伙企業相競爭的業務;但是,合伙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考點15 有限合伙和普通合伙的轉化
有限合伙企業僅剩有限合伙人的,應當解散;有限合伙企業僅剩普通合伙人的,轉為普通合伙企業。
除合伙協議另有約定外,普通合伙人轉變為有限合伙人,或者有限合伙人轉變為普通合伙人,應當經全體合伙人一致同意。
有限合伙人轉變為普通合伙人的,對其作為有限合伙人期間有限合伙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普通合伙人轉變為有限合伙人的,對其作為普通合伙人期間合伙企業發生的債務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考點16 合伙企業的解散事由
合伙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解散:
(1)合伙期限屆滿,合伙人決定不再經營。合伙協議約定有經營期限,期限屆滿時合伙人不愿意繼續經營合伙當然終止。這意味著合伙協議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并不必然引起合伙企業的解散,只有在與合伙人不愿繼續經營的條件同時具備時,才會引起合伙企業解散的后果。如果合伙協議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后合伙人對繼續經營合伙事業均無異議,則可認為合伙人一致同意延長合伙經營期限,延長后的期限則為不定期限。但此時應在原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之日起15日內向原登記機關辦理有關變更登記手續。
(2)合伙協議約定的解散事由出現。合伙協議如約定當某一事由出現時合伙便解散,則設立合伙的行為實為附解除條件的法律行為,條件成就時協議解除,合伙解散。
(3)全體合伙人決定解散。合伙可由合伙人基于合意而設立,自然也可基于合伙人的合意而解散。無論合伙協議是否約定有合伙經營期限,合伙人均可通過合意而終止合伙協議,解散合伙。如果一部分合伙人同意解散合伙,而一部分不同意,則合伙不解散,由同意解散的合伙人退伙,合伙企業繼續存在。當然,在不同意解散合伙的合伙人只有1人時,合伙關系自當消滅,合伙解散。
(4)合伙人已不具備法定人數滿30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的規定,合伙企業的合伙人必須是2人以上,若合伙成立后不斷發生退伙而只剩下1人時,便出現了合伙人不足法定人數的現象。當這種情形持續滿30天時合伙企業應當解散。
(5)合伙協議約定的合伙目的已經實現或者無法實現。
(6)依法被吊銷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或者被撤銷。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原因。
考點17 合伙企業的清算規則
合伙企業解散,應當由清算人進行清算。清算人由全體合伙人擔任;經全體合伙人過半數同意,可以自合伙企業解散事由出現后15日內指定一個或者數個合伙人,或者委托第三人,擔任清算人。自合伙企業解散事由出現之日起15日內未確定清算人的,合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
清算人在清算期間執行下列事務:
(1)清理合伙企業財產,分別編制資產負債表和財產清單。
(2)處理與清算有關的合伙企業未了結事務。
(3)清繳所欠稅款。
(4)清理債權、債務。
(5)處理合伙企業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
(6)代表合伙企業參加訴訟或者仲裁活動。
清算人自被確定之日起10日內將合伙企業解散事項通知債權人,并于6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債權人應當自接到通知書之日起30日內,未接到通知書的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向清算人申報債權。債權人申報債權,應當說明債權的有關事項,并提供證明材料。清算人應當對債權進行登記。清算期間,合伙企業存續,但不得開展與清算無關的經營活動。
合伙企業財產在支付清算費用和職工工資、社會保險費用、法定補償金以及繳納所欠稅款、清償債務后的剩余財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的規定進行分配。
清算結束,清算人應當編制清算報告,經全體合伙人簽名、蓋章后,在15日內向企業登記機關報送清算報告,申請辦理合伙企業注銷登記。
考點18 合伙企業注銷后的債務承擔
合伙企業注銷后,原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存續期間的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合伙企業不能清償到期債務的,債權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破產清算申請,也可以要求普通合伙人清償。合伙企業依法被宣告破產的,普通合伙人對合伙企業債務仍應承擔無限連帶責任。
有限合伙人退伙后,對基于其退伙前的原因發生的有限合伙企業債務,以其退伙時從有限合伙企業中取回的財產承擔責任。
考點19 證券交易所的組織架構
證券交易所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
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證券交易所可以自行支配的各項費用收入,應當首先用于保證其證券交易場所和設施的正常運行并逐步改善。
實行會員制的證券交易所的財產積累歸會員所有,其權益由會員共同享有,在其存續期間,不得將其財產積累分配給會員。證券交易所設理事會。證券交易所設總經理一人,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任免。
考點20 證券交易所的交易規則
進入證券交易所參與集中交易的,必須是證券交易所的會員。
投資者應當與證券公司簽訂證券交易委托協議,并在證券公司開立證券交易賬戶,以書面、電話以及其他方式,委托該證券公司代其買賣證券。
證券公司根據投資者的委托,按照證券交易規則提出交易申報,參與證券交易所場內的集中交易,并根據成交結果承擔相應的清算交收責任;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根據成交結果,按照清算交收規則,與證券公司進行證券和資金的清算交收,并為證券公司客戶辦理證券的登記過戶手續。
證券交易所應當為組織公平的集中交易提供保障,公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并按交易日制作證券市場行情表,予以公布。未經證券交易所許可,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發布證券交易即時行情。
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證券交易所采取技術性停牌或者決定臨時停市,必須及時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證券交易所對證券交易實行實時監控,并按照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要求,對異常的交易情況提出報告。證券交易所應當對上市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披露信息進行監督,督促其依法及時、準確地披露信息。證券交易所根據需要,可以對出現重大異常交易情況的證券賬戶限制交易,并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考點21 證券交易所的風險基金制度
證券交易所應當從其收取的交易費用和會員費、席位費中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額設立風險基金。風險基金由證券交易所理事會管理。風險基金提取的具體比例和使用辦法,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證券交易所應當將收存的風險基金存入開戶銀行專門賬戶,不得擅自使用。
證券交易所依照證券法律、行政法規制定上市規則、交易規則、會員管理規則和其他有關規則,并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證券交易所的負責人和其他從業人員在執行與證券交易有關的職務時,與其本人或者其親屬有利害關系的,應當回避。
按照依法制定的交易規則進行的交易,不得改變其交易結果。對交易中違規交易者應負的民事責任不得免除;在違規交易中所獲利益,依照有關規定處理。
在證券交易所內從事證券交易的人員,違反證券交易所有關交易規則的,由證券交易所給予紀律處分;對情節嚴重的,撤銷其資格,禁止其入場進行證券交易。
考點22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設立條件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是為證券交易提供集中登記、存管與結算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
設立證券登記結算機構,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自有資金不少于人民幣2億元。
(2)具有證券登記、存管和結算服務所必須的場所和設施。
(3)主要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必須具有證券從業資格。
(4)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規定的其他條件。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名稱中應當標明證券登記結算字樣。
考點23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職能
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履行下列職能:
(1)證券賬戶、結算賬戶的設立。
(2)證券的存管和過戶。
(3)證券持有人名冊登記。
(4)證券交易所上市證券交易的清算和交收。
(5)受發行人的委托派發證券權益。
(6)辦理與上述業務有關的查詢。
(7)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磁鐵有吸引力,是它有磁性;不銹鋼受人歡迎,是它不腐蝕;保險絲被稱贊,是它勇于擔危險用自我犧牲換取人身安全。人生也是這樣,一個人被社會使用才具有真正的價值。點擊了解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招生方案>>
感興趣的朋友還可以添加證券從業備考群:280131605 在這里有志同道合的伙伴,讓正保會計網校陪伴你,備考不孤單!
歡迎關注正保會計網校金融輔導微博“@正保會計網校_金融輔導”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福利在线| 西昌市| 成人亚洲一级午夜激情网| 亚洲欧洲日产国无高清码图片|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内射喷水高潮| 大屁股国产白浆一二区|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广南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云林县| 亚洲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日本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丰满| 超碰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熟女系列丰满熟妇AV| 色综合色狠狠天天综合网| 性色欲情网站iwww|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色| 国产精品自拍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色婷婷一区二区| 成在线人视频免费视频|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蜜臀av| 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色老99久久精品偷偷鲁| 亚洲av中文乱码一区二| 潘金莲高清dvd碟片| 97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 九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又大又紧又粉嫩18p少妇|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成人精品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蜜臀av性久久久久蜜臀aⅴ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 极品美女自拍偷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