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摘要:六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發布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從6月份開始,各評委會需在11月底前完成年度評審任務,12月底前完成報批工作。
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
各縣(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直有關單位:
根據國家和省關于深化職稱制度和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精神,按照《職稱評審管理暫行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40號)、《安徽省職稱評審工作實施辦法》(皖人社發〔2018〕5號)和省人社廳《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133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做好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評審范圍
(一)在六安各類企事業單位(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位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且符合相應資格條件的,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聘用)關系的專業技術人才;在我市就業的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
(二)在六安就業的港澳臺專業技術人才,以及持有外國人永久居留證或我省頒發的外國人工作許可證的外籍專業技術人才。
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離退休人員(含返聘在崗)及其他不符合政策規定的人員不得申報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
事業單位申報人員須在崗位結構比例范圍內申報職稱評審。
二、時間安排
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從6月份開始,各評委會需在11月底前完成年度評審任務,12月底前完成報批工作。各評委會組建單位應根據工作實際擬定具體的年度評審工作安排,做好評審材料的受理、審核、整理匯總及會前準備等各項工作,保證評審會按計劃如期進行,不得跨年度評審。確有特殊情況需推遲評審的,應書面征得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同意。
三、申報程序
(一)個人申報。申請人應按要求填寫有關評審表格,并按照各職稱評審系列主管部門當年下發的評審通知要求提供材料(詳見各系列當年評審通知)。
(二)用人單位審查。用人單位對申請人申報的材料、證件進行逐項核實,查驗是否真實、齊全、規范。必要時,成立由專業技術人員為主、技術主管、人事干部參加的考核組,對申請人任期以來的職業道德、工作表現、專業技術業績、成果等進行考核。用人單位審查后將申請人基本情況、評審材料、考核結果在本單位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公示期不少于5個工作日。對有反映和爭議的材料,要認真核查。在正式上報前,應將不符合要求和有爭議尚未核實的材料剔除,并對申請人任現職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業績、專業技術(學術)水平以及工作表現撰寫準確、客觀的評價意見填入評審表中。對提交的復印件須與原件核對,逐項簽署核對人姓名和審查意見,并加蓋公章。
(三)申報材料經用人單位審查確認后,按下列規定提交相應評委會組建單位,并由提交單位出具申請委托評審函。
1.申報評審高級職稱,市屬及以下單位的,由市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省直單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門提交;
2.申報評審中級職稱,縣(區)屬及以下單位的,由縣(區)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市直單位的,由市直主管部門提交;省直單位的,由省直主管部門提交;
3.申報評審初級職稱,縣(區)屬及以下單位的,由其主管部門提交;市屬及其以上單位,由申報人所在單位提交;
4.無主管部門的各類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及新興業態專業技術人員申報材料,按屬地原則,由當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交;人事檔案放在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人才服務機構代理的,由代理機構提交。
四、重點工作
(一)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中央及省委人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化職稱制度改革,不斷優化人才評價體系,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人社廳發〔2022〕60號)要求,各評委會組建單位要健全品德首位評價機制,以破“四唯”和立“新標”為突破口,以激發專業技術人才創新活力為目標,堅持“先立后破”,力避“一刀切”、簡單化,突出貢獻、能力、業績,建立體現職業道德、專業能力、技術水平、創新成效等多維度的職稱評審標準,樹立正確用人導向。合理設置論文和科研成果,調整不合理學歷和資歷,減少獎項和人才稱號等限制性條件,健全科學的職稱評價機制,激勵引導人才職業發展。鼓勵探索開展人才積分評價,除基礎研究外,把橫向課題、縱向課題同等對待、折合成相應積分,以成績和貢獻論英雄。今年開始,按照省廳要求組織正高級工藝美術師職稱申報工作。
(二)開展職業農民職稱評審。貫徹落實安徽省鄉村振興人才職稱評審實施辦法,貼近農民實際,打破學歷、論文、獎項、職稱、年齡等條件限制。聚焦產業發展需要設置鄉村振興農經、農技、農藝、農林、農建、工藝、獸醫、畜牧、水產、農機化以及電商營銷等11個專業,開展中級、初級職稱評審工作。
(三)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組織技術經紀專業職稱評審申報,對從事應用研究的科研人員,加大成果轉化評價指標權重。凡以科技成果轉化成效作為業績條件申報職稱評審的專業技術人員,著重評價其技術創新取得的自主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及對產業發展的實際貢獻,將成果轉化經有關單位(機構)認定創造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作為對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考核評價的主要依據。
(四)健全企業人才評價體系。支持鼓勵分層分類開展企業人才評價,探索符合不同產業、不同行業、不同專業的企業人才評價標準和評價方式,注重將為企業作出的貢獻、創造的業績、發揮的作用作為人才評價重要內容。
(五)開展數字經濟領域專業評審。今年起省廳將逐步構建數字經濟職稱專業體系,針對數字經濟領域新職業增設職稱專業,省委網信辦設立網絡安全工程專業,省經濟和信息化廳設立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專業,省數據資源局設立大數據、區塊鏈專業,合肥市設立集成電路、量子通信和人工智能專業,并組建相應評審委員會。
(六)抓好繼續教育工作。2023年,全市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公需科目仍采取網絡在線學習。專業科目由行業主管部門確定,可采用網絡學習和集中面授方式進行。專業技術人員在申報職稱的最近一個任職周期內,年度繼續教育學時平均達到規定學時(90學時,其中公需課目30學時,專業科目60學時)即可,但不得在一個年度內突擊完成最近一個任職周期內所需學時。各縣區各部門要嚴格按照《關于做好2023年全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23〕66號)要求,認真抓好落實。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將適時會同有關部門對全省繼續教育工作實施情況進行抽查和評估,對不按規定組織培訓、亂收費、強制學習、亂補學時等行為將予嚴肅查處。
(七)提升職稱信息化服務水平。開通全省統一管理的職稱評審公共服務平臺,專業技術人員和各評審委員會在安徽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專技人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進行申報和組織評審。今年,中初級職稱評審原則上要求登錄職稱管理系統進行網上評審。用人單位要督促專業技術人員及時登記和更新個人業績檔案(嚴禁上傳涉密材料),實現職稱申報、受理、審核、評審、公布、發證“一網通辦”。電子證書與紙質證書具有同等效力,原則上不再發放紙質證書。各縣區各部門要加強職稱數據歸集管理,完成年度認定、評審工作后應及時將職稱數據按照規范格式、規定程序從職稱系統報送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要高度重視歷史職稱數據采集工作,指派專人負責,周密部署、系統安排,穩步推進,在保障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力爭10月底前完成2000年以來歷史職稱數據采集工作,扎實穩妥推進職稱信息查詢驗證服務。
(八)規范補(換)發職稱證書。為優化證書發放流程,提高證書辦理效率,按照省廳統一部署,對持有我省紙質職稱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因故遺失、損壞證書的,可按相關程序申請補換發職稱電子證書。專業技術人員在“安徽省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職稱申報欄目進行申請,經逐級審核后,提交發證機關審批,生成職稱電子證書。各縣區、各部門要認真審核,壓實責任,嚴格要求,確保證書發放零失誤。省統一評審通過的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證書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定期辦理,原則上每季度辦理一次。
(九)推進異地職稱在線確認。積極推進跨區域職稱互認,打破人才流動壁壘,今年省廳將職稱異地確認納入“專業技術人員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對從外省和中央部委所屬企事業單位跨區域、跨單位流動到我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個體經濟組織等工作的專業技術人才,其在原區域、原單位取得的職稱(“雙定向”和非國有除外),可由用人單位依據其工作崗位和實際水平予以確認,并在單位內部自行使用,無需辦理確認手續。專業技術人員和用人單位若有確認需求的,各縣區、各部門應進一步精簡審核材料及流程,實現全程在線辦理。
(十)扎實做好信訪工作。各縣區各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和責任擔當,對職稱評審工作要有預見性和前瞻性,提高風險預判能力,妥善處理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對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反映的問題,要實行清單化、閉環式管理模式,依法依規、認真負責地做好接訪工作。要建立職稱信訪工作臺賬,明確責任人和辦理時限,及時受理舉報并認真核查處理,對反映職稱的各類問題,要按照事實清楚、定性準確、處理恰當、手續完備的要求,逐級認真調查核實,提出明確意見,并按要求向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提交調查結果及處理意見。
五、工作要求
(一)規范評審工作。各縣區、各部門評審工作按照《安徽省職稱評審工作實施辦法》等有關文件規定進行。嚴格執行評審程序,嚴格對照評價標準,認真開展資格審查、評前評后公示、評委會專家抽取等工作。對未按規定程序開展申報、評審工作的,其推薦、評審結果一律無效。
(二)嚴肅評審紀律。各縣區、各部門要嚴格執行各項職稱評審政策,不得擅自開政策口子,不得擅自擴大評審范圍,不得設立綜合性評委會。確需單獨出臺職稱政策口徑的,應事前報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意。凡違反政策規定、評審程序和紀律要求,或把關不嚴影響評審質量,導致投訴較多、爭議較大的,經調查核實后由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視情予以通報,并責令限期糾正或者宣布評審結果無效;情節特別嚴重的,按規定暫?;蚴栈芈毞Q評審權,并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三)加強評審監督。各縣區、各部門要強化對職稱評審工作的監督檢查,主動報請紀檢部門全程參與。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所屬評委會辦事機構的檢查和指導,督促加強職稱評審工作紀律教育、規范評審工作程序、完善監督和制約機制。
(四)完善誠信體系。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制,申報人員提交申報材料時應承諾提供的相關證書、業績成果、論文等材料真實可靠。實行學術造假和職業道德失范“一票否決”,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并記入全省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庫,記錄期3年。禁止多頭申報,對在同一年度多頭申報職稱資格的,取消其申報資格;已取得專業技術資格的,原則上予以取消。
(五)落實優惠政策。持續做好疫情防控一線、民營企業、援派、鄉村振興、技能人才申報職稱評審工作。對于不同類別人才,各縣區各部門在職稱評審工作中要嚴格落實好傾斜激勵政策。對在全國和省博士后創新創業賽、揭榜領題賽等獲獎的博士后項目,可作為出站博士后認定評審高級職稱的業績能力條件。
(六)加大宣傳力度。各縣區、各部門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宣傳載體,多角度、全方位的宣傳解讀,重點關注信訪集中和群眾反映較多的問題,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提高職稱評審公信力,不斷擴大宣傳覆蓋面,增加專業技術人員對職稱政策全面、系統的認識,提高知曉度,提升執行力。
本通知未盡事宜,按照國家和我省、市現行職稱工作相關政策執行。
附件:2023年度六安市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一覽表
六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2023年6月28日
附件
關于做好2023年度全市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六人社秘〔2023〕165號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护士张开腿被奷日出白浆| 婷婷色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综合在线免费看| 亚洲AV无码国产成人久久强迫| 欧美亚洲综合成人a∨在线| 欧美成人猛片aaaaaaa| 狠狠躁天天躁中文字幕无码| 久久人人97超碰精品| 日韩在线视频观看免费网站| 国语对白做受xxxxx在线中国|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夜色福利站WWW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九九热在线视频观看最新| 体态丰腴的微胖熟女的特征 |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福利91香蕉|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人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亚洲狠狠一二三四区| 午夜片神马影院福利|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亚瑟| 国产av一区二区午夜福利| 国产高颜值极品嫩模视频| 精品中文字幕人妻一二| 中文字幕久无码免费久久|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高潮迭起av乳颜射后入|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综合一区 |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欧美|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日韩精品久久不卡中文字幕| 内射干少妇亚洲69XXX| 国产午夜精品福利91| 北条麻妃一区二区三区av高清|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麻豆| 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在线| 2021av在线天堂网| 欧美福利电影A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