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注評考試《機電設備評估基礎》預習:機器設備質量評定
第八章 機器設備的質量檢驗及試驗
知識點一、機器設備質量評定的主要內容
一、機器設備完好的主要內容
(一)主要性能
| 生產性 | 機器設備的生產效率,又稱為設備的生產率。效率高就是指機器設備在單位時間內能生產更多的產品或提供更多的服務。功率、行程、速度等。 |
| 可靠性 | 在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條件下,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主要指設備的精度、準確度的保持性及零件的耐用性、安全可靠性等。 |
| 節能性 | 節約能源的能力。每小時耗電量、耗油量等,每百公里耗油量等。 |
| 維修性 | 維修程度的難易,影響著維修工作量大小和費用的高低。 |
| 耐用性 | 使用過程中,經歷的自然壽命時間。并非越長越好,應結合技術壽命和經濟壽命綜合考慮設備的耐用性。 |
| 環保性 | 可將ISO14000環境管理標準作為衡量指標。 |
(二)精度要求
精度指數T是評價機器設備有形磨損造成各部件之間相互位置變動的一個重要數據。

式中:TP-實測精度
TS-標準精度
n-實測項數
設備精度指數T值越小,說明其精度越高。根據實踐經驗:
| T≤0.5 | 新設備驗收標準 |
| 0.5<T≤1 | 大修和重點修理后驗收標準 |
| 1<T≤2 | 可繼續使用注意調整 |
| 2<T≤2.5 | 需要重點修理或大修 |
| T>2.5 | 需要大修或更新 |
此外,機床的運動系統、操作系統、液壓系統、電氣系統、動力系統、環境保護和工業衛生、安全可靠、維護保養與配套齊全等方面均應該達到應有的要求。
二、機器設備質量評定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機器設備主要質量指標的劣化程度
輸出參數是判斷機器設備質量的重要依據之一。可以是工作精度、運動參數、動力參數和經濟指標。
(二)機器設備的可靠度
| 可靠性 | 機器設備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是體現機器設備耐用和可靠程度的一種性能。 | 定性 |
| 可靠度 | 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概率,用R(t)表示 | 定量 |
【提示】可靠度的最大值為1,稱為100%可靠;最小值為0,稱為完全不可靠。由此可見:0≤R(t)≤1.又可稱為無故障工作概率。
機器設備可靠度的大小主要取決于設計、制造,此外,使用、維修、周圍環境、運輸和保管等因素也影響其可靠度。
(三)機器設備的經濟指標
1.機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是否能以最小的消耗獲得盡可能大的效益。
2.機器設備在使用過程中,其維持費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