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是指企業為獲得更多的經濟利益,或為了有助于本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等將企業的資產投資于其他單位。包括股權投資、債權投資和其他長期投資。 企業進行長期投資核算,應設置“長期股權投資”和“長期債權投資”賬戶,“長期股權投資”用來核算股票投資和放棄非現金資產而取得的投資:“長期債權投資”賬戶核算企業取得的長期債券投資和其他長期債權投資。企業的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應按實際支付的價款入賬。以實物和無形資產等向其他單位投資時,應按資產重估確認的價值入賬,重估確認的價值若與賬面凈值不符,其差額計入資本公積金。 企業為對外投資在持有期間取得的收入或發生的損失,應設置“投資收益”賬戶進行核算。該賬戶屬于損益類賬戶,貸方登記長、短期投資取得的投資收入;借方登記發生的投資損失;期末將投資收益(或損失)轉入“本年利潤”賬戶,結轉后該賬戶無余額。
(一)股權投資的核算
這里我們主要講股票投資,股票投資有成本法和權益法之分,主要視投資方對被投資企業是否擁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一般認為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企業有表決權的資本的20%以下時,則應當采用成本法核算,此時長期投資賬戶的金額不因被投資單位凈資產的增加或者減少而變動。反之若投資企業擁有被投資企業有表決權的資本的20%及以上時,則應當采用權益法核算,按照被投資企業增加或者減少的凈資產中所擁有或者分擔的數額,作為企業的投資收益或者投資損失,同時增加或者減少企業的長期投資,并且在企業從被投資單位實際分得股利或者利潤時,相應減少企業的長期投資。企業認購股票的投資成本,按照取得長期股票投資時發生的全部價款計價,如果實際支付的款項中含有已宣告發放但尚未支付股利的,按照實際支付的款項扣除應收股利后的差額計價。 ①購入股票,按成本價計入“長期投資——股票投資”,已宣告未收到的股利計入“應收股利” ②收到已宣告的股利③收到股利
(二)債權投資的核算
債權投資包括債券投資和其他債權投資,這里我們主要講債券投資,企業可以用閑置的資金購買債券,企業購入的債券,一類是國家為解決財政資金不足而發行的國庫券、重點建設債券、特種國債等;另一類是企業為籌集資金,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批準向社會發行的企業債券。按有關規定,前一類債券免交所得稅。企業認購債券,按實際發生支付的全部款項入賬,包括支付的傭金、稅金及手續費。
①購入股票
②得知對方取得凈利,按照對方的凈利x投資比例
③企業分得的利潤,按照對方實際分配的利潤x投資比例
④被投資企業因各種原因而增加的資本公積
⑤投資企業按照被投資企業的虧損額x投資比例,計算應分擔的虧損,但減少投資時需注意,因投資企業是就投資額對被投資企業承擔有限責任,所以應當以賬面價值減記為“零”為限 若企業購入其他單位轉讓的債券或購入日為非發行日,可能支付的價款中包括已經到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該利息費用作為“應收利息”,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尚未到期的債券利息應計入債券成本。 企業購入的債券,在持有期間應得的利息應作為投資收益,債券應計利息,應區別不同情況處理。債券發行價格要按當時的市場情況確定,當債券票面利率等于市場利率時,按票面價值發行;當票面利率高于或低于市場利率時,為使所發行的債券利率與市場利率水平持平,則債券溢價發行(高于面值出售)或折價發行(低于面值出售),企業溢價購入(或折價購入)的債券,其多付(或少付)的資金,實際是為了取得高于(或低于)市場利率的利息而預先多付(或少付)的資金。這部分資金,應在債券的存續期間分期攤銷。
(三)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投資
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投資屬于企業的股權投資,非現金資產是指除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現金等價物以外的其他資產,包括:固定資產、存貨、無形資產等,按《會計準則——投資準則》,企業放棄非現金資產取得的投資按公允價值確定其投資成本。公允價值可以是評估確認價值,可以是資產的市價,可以是雙方協議價。它的核算與股票投資情況相同,也分為成本法和權益法,在核算中主要注意投資成本的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