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政辦[2006]8號
頒布時間:2006-01-19 00:00:00.000 發文單位: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西寧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東行署,省政府各委、辦、廳、局:
省建設廳的 《關于促進建筑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已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轉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青海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二00六年一月十九日
關于促進建筑企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近年來,我省建筑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日益擴大,社會貢獻率不斷提高,有力地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同時,還吸納了大量農村富余勞動力和城鎮下崗職工,建筑業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為全省經濟發展和城鄉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是,目前我省建筑業在改革和發展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尤其是企業 “小而全 ”、 “散而弱 ”,市場競爭能力差,缺乏管理水平高、競爭實力強、經營規模大的龍頭企業,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我省建筑業做大做強的瓶頸。
按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在政府宏觀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優化建筑業發展環境,加快培育我省建筑業龍頭企業,力爭在 3年內培育 10家以上產值超億元的中型建筑業企業;5年內形成 2家以上產值超10億元的大型建筑業企業集團和15家以上產值超億元的中型建筑業企業;10年內形成 5家以上產值超 10億元的大型建筑業企業集團和20家產值超億元的中型建筑業企業,通過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和支撐作用,提高全省建筑業整體實力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促進我省建筑業健康協調發展。為此,提出以下政策措施:
一、鼓勵具有實力和優勢的省內外建筑業企業 (含勘察、設計企業 )與科研院校、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等單位采取設立、合作、收購、兼并、聯營等方式,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現跨專業、跨地區重組,形成具有綜合實力的建筑業企業集團,參與國內外建筑市場競爭,開展工程項目總承包或項目管理業務。
二、鼓勵施工總承包類企業發展成為具有較高技術支持能力、大型設備施工能力、合約管理能力及施工圖優化設計能力的施工總承包企業;專業承包類企業要在某一領域、某一專業做專做精,發展成為具有特色優勢的骨干專業承包企業;引導技術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經營困難的施工總承包和專業承包類企業整體轉型為勞務型建筑企業。
三、建筑業企業投資新建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高新技術項目 (單獨核算 )以及建筑業企業相互或與其它領域企業重組后新組建企業仍以建筑業為主業,且資質有所提高的,有關稅收優惠政策按照 《青海省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若干政策措施 》(青政 (2003)35號 )執行。
四、建筑業企業從事基礎設施建設或公益性建設項目等,符合國家 《劃撥用地目錄 》的,可依法按程序以劃撥方式供地。具有基礎設施、城市公用設施經營權的建筑業企業,以租賃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租金按 《青海省國有土地使用權租賃辦法 》規定執行;以協議出讓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土地出讓金可以先繳納 30%,其余可在 5年內分期繳納;經營性用地,必須以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方式取得。
五、建筑業企業研制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可計入管理費用在稅前一次性扣除。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能明顯提高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技術改造項目,可以享受貸款貼息政策。
六、社會各類投資者依法以工業產權及非專利技術、高新技術成果等無形資產參與建筑業結構調整,具有轉化潛能的智力成果 (專利發明、技術成果 )可作為無形資產作價入股或參與收益分配??萍既藛T以科研成果作為股權投資可以獲得股權收益。
七、建筑業企業按職工工資總額 1.5%提取的教育培訓經費,列入成本開支。
八、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引導、支持民間資金進入建設領域,運用相關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投資者增加對建筑業企業的投資,并積極支持建筑業企業采取銀行貸款、租賃融資等方式開展融資活動,增強企業資金實力。
九、評選出的全省優勢建筑業企業還可享受以下優惠政策 (優勢建筑業企業由省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相關辦法進行評選,實行年度動態管理 ):
?。ㄒ唬┩葪l件下,可通過投標優先承擔政府投資項目的工程項目總承包或項目管理業務;具有相應資質和業績的,可不經過資格預審,直接入圍參加國有投資工程項目的投標。
(二)適當放寬企業專業增項資質限制,鼓勵企業拓展專業經營范圍,扶持企業跨專業、跨地區與省內外企業合作聯營,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拓展房地產、建材等經營領域。
?。ㄈ┙鹑跈C構優先增加授信額度,增加貸款支持,并開辦法人股權、倉儲貨單、合同訂單、動產、應收賬款等形式的抵 (質 )押貸款等貸款品種。在出具投標保函和工程款支付擔保等方面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力度。
?。ㄋ模┲С制髽I以股權融資、項目融資等方式籌集資金。企業在申請國債貼息資金、國家科技計劃研發經費、專項扶持資金、外國政府貸款及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等方面,同等條件下有關部門給予積極支持。
?。ㄎ澹﹥炏劝才牌髽I人員參加有關部門或行業協會組織的培訓學習、參觀考察和掛職交流等培訓教育。
十、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建筑業的發展,加強建筑業規劃、產業政策研究和行業指導,進一步理順行業管理體制,加快培育本地區的建筑業龍頭企業,制定扶持建筑業企業的具體措施。強化法規制度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完善市場運行規則,規范市場主體行為,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務水平。
十一、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有關信息公開制度,為建筑業企業提供工商、財稅、融資、勞動用工、社會保障、市場、價格等方面的政策咨詢、信息和指導服務,并依法保護建筑業企業的合法權益;同時,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為省內建筑業企業到省外開拓市場提供便利條件。
十二、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進一步更新觀念,轉變職能,依法行政,本著便利企業、服務企業的原則,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建筑市場信用體系建設,按照守法經營、誠實守信、失信必懲、保障有力的原則,及時準確地對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包括各類執業人員的市場行為進行誠信評價,促使建筑市場各方主體增強誠信意識,依法開展經營活動。
十三、各級監察機關應當健全企業投訴舉報機制,設立并公布舉報電話或電子郵箱、網址,及時受理和查處建筑業企業的投訴或舉報,公布查處結果。
十四、中介服務機構接受行政機關的委托對建筑業企業進行檢查、檢驗檢測、審查審核、咨詢、評估等活動,不得向企業收取任何費用,所需費用由委托機關支付。
十五、建筑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快企業家隊伍建設,建立完善行業自律機制,為會員提供服務,反映會員訴求,規范會員行為,切實維護會員利益,為建筑業企業開拓市場,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評優評獎、資質初審等事項移交給建筑行業協會。
十六、新聞媒體要加大對優勢建筑業企業的宣傳推介,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優勢企業業績,塑造社會形象,樹立市場信譽,支持企業創立品牌、拓展市場、提高競爭力。建筑業企業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加強品牌意識、法律道德意識和市場誠信意識,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加快體制和機制改革,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經營管理制度、規范的運行體系和完善的人才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管理,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術水平,爭創精品工程,提升企業整體實力,努力形成競爭優勢,力爭為全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省建設廳
二00六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