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布時間:1988-10-18 00:00:00.000 發文單位:江蘇省南京市對外開放辦
為適應對外開放的需要,改進利用外資項目的管理,簡化審批手續、方便企業、加快節奏、科學決策,加速我市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根據市政府頒發的寧政發[1988]295號《南京市外商投資項目審批辦法(試行)》,特制定本實施細則。
一、投資規模為五百萬美元至三千萬美元的中外合資、合作、補償貿易項目的審批程序。
(一)編報項目建議書申請立項
1中方投資者(企業及主管部門)應根據南京市吸收外商投資方向和行業發展規劃,選定投資項目。在了解外方投資者的經營范圍和資信狀況后,經過補步接觸,簽訂意向書,確定合作意向后即可編制項目建議書,并報送二十份至市開放辦。
2市開放辦對項目建議書進行綜合分析后,在二天內分送市利用外資項目會審會議(以是稱會審會議)成員和市有關部門。
3市會審會議成員和各有關部門接到項目建議書后,應在十天內將初審意見送市開放辦。
4市開放辦將各部門意見匯總后,三天內準備好匯報材料,報市會審會議。
5市會審會議審查項目建議書有關文件,一天內作出審議決定。
(1)凡批準立項的項目,由會審會議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分工,指點具體部門三天內辦理批復手續。
(2)凡需要對項目建議書進行修改的項目,由市開放辦將會審會議意見通知主辦單位。主辦單位應即著手修改。修改稿直接報送會審議指定的部門,同時報市開放辦備案。指定部門接到經修改的項目建議書后,三天內辦理批復手續。
(3)凡補會審會議否定的項目,由市開放辦將意見通知項目主辦單位。
(二)編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1項目主辦單位接到批準立項的通知后,應成立項目籌建小組,由中外雙方共同起草、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2主辦單位在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后,報送二十份至市開方辦,同時報送二份至南京工程咨詢公司進行評估。市開放辦于兩天內將可靠性研究報告分送會審會議成員及有關部門初審。工程咨詢公司應在十五天內對其技術、經濟、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可靠性出具評估意見書,一式二十份送市開放辦。
凡工程咨詢公司提出修改意見的,主辦單位應將修改后的可行性報告再送工程咨詢公司進行評估。
3市開放辦接到評估意見書后,一日內分送會審會議成員及有關部門。
4各有關部門從接到可靠性研究報告起,在二十天內結合工程評估意見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初審意見送市開放辦。
5市開放辦匯總各部門意見,準備匯報材料,三日內報市會審會議。
6市會審會議對可行性研究報告及有關文件進行審議,一天內作出審議決定。
(1)凡批準可行性研究報告的項目,由市會審會議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和分工,指定具體部門在項目主辦單位中外雙方正式簽署可靠性報告正式稿送達三天內辦理好批復手續。
(2)凡提出修改意見的項目,由市開放辦通知項目主辦單位修改。修改后的可靠性報告正式稿,經中外雙方正式簽署后,直接報市會審會議指定的部門,并報開放辦備案。指定部門應在三天內辦理好批復手續。
(3)凡被市會審會議否定的項目,由市開放辦通知項目主辦單位。
(三)編報合同、章程
1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后,項目主辦單位應即與外商共同協商起草合同、章程,并將合同、章程草稿和全套必備文件分別報送市經貿委和市開放辦各二套。
必備文件包括:
(1)中外投資者各自的合法證明(企業營業執照和法人代表證明或法人代表代理人的委托證書);
(2)中外雙方簽署的合作意向書或協議書;
(3)項目建議書及其批復;
(4)中外雙方簽署的可行性研究報告;
(5)工程咨詢公司對可靠性研究報告的評估意見書和各有關部門的認可意見書;
(6)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
(7)律師事務所的法律意見書;
(8)外方董事會成員名單;
(9)中方董事會成員、總經理(副總經理)人員的委任書;
(10)外方投資者咨信調查證明;
(11)產品銷售協議;
(12)技術引進協議;
(13)設備采購協議;
2市經貿委和市開放辦在七天內分別提出審查意見和綜合分析意見,報市會審會議。
3市會審義在三天內作出審查合同、章程的結論意見:
(1)凡同意的合同、章程,由市開放辦通知項目主辦單位與外方正式簽署合同、章程。
(2)凡提出修改意見的,由市開放辦通知項目主辦單位補充、修改,然后與外方正式簽署合同、章程。
4經中外雙方簽署的合同、章程及全套必備文件由項目由辦單位送市經貿委。市經貿委在三天內辦理批準手續。
(四)申領批準證書,辦理開辦手續合同、章程批準后,項目主辦單位應準備好十套完整、清潔的合同、章程文本及必要的文件及其他會辦時所需的材料,送市開放辦。每星期二下午,市各會辦成員單位在市開放辦集中辦公,為中外合資、合作企業辦理各項開辦手續(會辦辦法另發)。
二、投資規模在五百萬美元以下(含五百萬美元)的中外合資、合作、補償貿易項目的審批程序
1取得市政府審批授權證書的縣、區人民政府和市主管局(公司),審批五百萬美元以下(含五百萬美元)的中外合資、合作、補償貿易項目,可參照五百萬美元以上項目的審批程序執行,亦可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訂具體的審批程序并報市備案。
2各縣、區人民政府、市主管局(公司)在收到項目建議書后,應在一周內作出審查決定,收到可行性研究報告后,應在兩周內作同審批決定,收到報批合同、章程后,應在一周內作出審批決定,并將審批的合同、章程及其批件抄報(送)市有關部門備案。
3各縣、區人民政府、市各主管局(公司)應區別下列情況,分別將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合同、章程抄報市經貿委備案:(1)總投資在五十萬美元以下的項目,在合同、章程批準后報市經貿委備案。
(2)總投資在五十萬美元至一百萬美元的項目,在可行性研究報告批準后報市經貿委備案。
(3)總投資在一百萬美元以上,五百萬美元以下(含五百萬美元的)項目,在項目建議書批準后,報市經貿委備案。
市經貿委在接到備案文件后,如發現批準的合資項目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可在及時向市利用外資項目會審會議通報情況后,行使否決權,但必須在二周內通知縣、區人民政府、市主管局(公司)。逾期則視為認可。
4五百萬美元以下(含五百萬美元)項目的主辦單位憑縣、區人民政府和主管(公司)的批件,于每周二下午會辦時間內,到市對外開放辦公室辦理各項開辦事宜。
5凡生產條件(電、水、燃料、原材料等)、資金、外匯等平衡確有困難,需市政府統一協調解決的項目,縣、區人民政府和市主管局(公司)應在批準立項后,將協議書、項目建議書及其批件一式二十份報市開放辦,提交市會審會議審議。
三、投資規模在三千萬美元以上的中外合資、合作、補償貿易項目的報批程序
1中方投資者選定項目后,即可開展對外接觸,在了解對方的經營范圍和資信狀況的基礎上,簽訂合作意向書。
2項目主辦單位(及主管部門)根據意向書即可編制項目建議書,并報送二十份至市開放辦。
3市開放辦對項目建議書綜合分析后,在二天內送市會審會議成員和市有關部門。
4市會審會議成員和各有關部門接到項目建議書后,應在十天之內將初審意見送市開放辦。
5市開放辦將各部門意見匯部后,準備好匯報材料,三天內報市會審會議。
6市會審會議對項目建議書進行研究,一天內作出審議決定。經市會審會議同意的項目,統一由市計委負責報上級部門審批。
7經上級部門批準立項的項目,方可進行可行性研究及下一步工作。
四、外商獨資企業的審批程序
1外商在我市舉辦獨資企業,除按國務院國發[1985]90號文件要求統一歸口的項目外,總投資在三千萬美元以下的項目,由市會審會議審批。審批程序與五百萬至三千萬美元中外合資項目的審批程序類同。
2項目建議書批準后,市開放辦應協助投資者落實企業的開辦地點。有關縣、區人民政府或市主管局(公司)應積極協助投資者編制可行性研究報告。
3市會審會議在收到項目建議書后一周內提出審查意見;收到可行性研究報告四周內提出審定意見;收到獨資企業章程兩周內作出審批決定。
五、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審批程序
1凡不屬于經貿部所列不得搞來料加工、裝配的商品的來料加工、裝配業務,不論成交額大小,一律填寫審批單報批,不需編制可行性報告。
2有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可直接對外談判簽約。尚無進出口經營權的企業或企業集團可與市或縣外貿公司聯合對外談判簽約。
3凡對外簽訂的來料加工、裝配合同,由縣、區人民政府和市各主管局(公司)代市經貿委審批,并報市經貿委備案。
4縣、區人民政府和市主管局(公司)在收到來料加工、裝配合同報批單三天內提出審批意見。
5企業憑營業執照、對外簽訂的合同副本和審批文件向南京海關辦理有關手續。
6凡涉及到出口配和許可證的來料加工、裝配業務,在審批之前需得到國家有關部門批準。
六、其他項目的審批國家有關部門委托本市代批的項目由市會議審批;各民主黨派(團體)所屬的企業單位與外商合資、合作、補償貿易項目,由市會審會議審批。
七、本細則授權市人民政府對外開辦公室負責解釋。
八、本細則從一九八八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1988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