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解讀
頒布時間:2021-02-23 發文單位:%E8%B5%84%E6%BA%90%E7%8E%AF%E5%A2%83%E5%A4%84
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印發了《云南省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據《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做好重要政策解讀工作的通知》(云政辦發〔2015〕29號)要求,為便于全省各級各部門更好理解《實施方案》的相關內容,切實做好貫徹落實工作,現就《實施方案》的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等說明如下: 一、出臺背景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進預算管理制度,完善稅收制度,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黨的十九大進一步提出,要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財政關系。202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國辦發〔2020〕19號),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安全、自然資源領域災害防治等方面劃分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同時要求各地結合實際,合理劃分省以下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為嚴格落實中央改革方案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實施意見》(云政發〔2017〕7號)精神,云南省財政廳會同省自然資源廳、省林業和草原局在深入開展調研和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對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進行了細致梳理,制定《實施方案》并報經省人民政府審定印發?!秾嵤┓桨浮返某雠_是政府有效提供自然資源領域基本公共服務的前提和保障,是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內容,對理順并規范全省自然資源領域各級政府權責關系,加快推進全省自然資源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總體要求、主要內容和配套措施等三個部分。 (一)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云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優化自然資源領域政府間事權和財權劃分,建立權責清晰、財力協調、區域均衡、運轉高效的省和各地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體系,落實自然資源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支出責任,促進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筑牢我國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為推進中國最美麗省份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二)主要內容。《實施方案》參照中央改革方案,主要從自然資源調查監測、自然資源產權管理、國土空間規劃和用途管制、生態保護修復、自然資源安全、自然資源領域災害防治和自然資源領域其他事項等7個方面,對自然資源領域所屬事項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予以明確。重點明確了以下事項:一是中央、省級與省以下共同財政事權7項。主要包括:全國性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中央政府委托省級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統籌管理;全省生態保護紅線等空間管控邊界的劃定;受全國性國土空間用途影響而實施的生態補償;對生態安全具有重要保障作用、生態受益范圍較廣的重點生態保護修復,國家公園建設與管理的具體事務;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監管,礦產、地質資料管理等安全;特大型地質災害治理、關鍵區域林業草原防災減災等事項。二是省級財政事權9項。主要包括:全省性自然資源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中央政府委托省級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及省直部門負責的不動產確權登記和權籍調查;法律授權省級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特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全省性、跨州市的國土空間規劃及有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和監督實施;全省性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管理和土地征收轉用監督管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領域全省性、跨州市區域性規劃和重點區域規劃的編制,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省級運行維護,工作監督檢查;全省優勢、重要戰略性礦業資源勘查和調查評價,林業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全省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制定全省性自然資源領域法規、規劃、政策、標準及技術規范等事項。三是省級及省以下共同財政事權6項。主要包括:全省性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全省性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省人民政府依法依規委托州、市人民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的統籌管理;受全省性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影響而實施的生態補償;生態受益范圍地域性較強的其他生態保護修復(包括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省級自然保護地和公益林保護管理,全省森林草原濕地和荒漠監測等);其他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林業草原防災減災,野生動植物疫病監測防控等事項。四是省以下財政事權8項。主要包括:省以下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省以下政府部門負責的不動產登記和權籍調查及省以下不動產登記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法律授權州市級或縣級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特定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省以下國土空間規劃及有關專項規劃的編制和監督實施;省以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自然資源年度利用計劃管理、土地征收轉用的管理和具體實施,受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影響而實施的生態補償;其他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的編制,省以下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維護,工作監督檢查;省以下行政區域內的土地、礦產等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林業地方優勢特色產業發展;制定省以下自然資源領域法規、規劃、政策、標準及技術規范等事項等事項。 (三)配套措施。從強化組織領導、落實支出責任、協同推進改革等三個方面要求各地有序推進改革工作。一是強化組織領導。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上來,強化組織領導,切實履行職責,密切協調配合,確保改革工作穩妥銜接、落實到位。二是落實支出責任。要求各級政府根據確定的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合理安排預算,切實落實支出責任。按照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要求,著力優化支出結構,提高自然資源領域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進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合理利用。對貧困地區、沿邊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等下級政府因自身財力不足,履行財政事權存在困難的,上級財政通過加大轉移支付力度予以支持。省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后,省財政直管縣所在州(市)原則上不再承擔直管縣的共同事權和支出責任。三是協同推進改革。要求各州(市)人民政府參照本方案要求,結合本州(市)實際,建立上下聯動、橫向協作工作機制,協同推進州(市)以下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改革。將適宜由州(市)政府承擔的自然資源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支出責任上移,避免基層政府承擔過多支出責任。 三、主要特點 結合目前自然資源領域財政事權保障情況及機構改革后部門職能職責,《實施方案》相較中央改革方案主要增加了以下事權: (一)自然資源產權管理方面?!吨泄仓醒朕k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中辦發〔2019〕25號)文件明確,屬地特征明顯、地方管理便利的自然資源資產,委托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按照效率優先、利于管理的原則開展工作,省以下將承擔大量具體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的財政事權,考慮省以下工作任務和財政壓力,對法律授權州(市)級或縣級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特定全民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確認為省以下財政事權,省級財政通過轉移支付統籌給予支持。 (二)自然資源安全方面。我省一些具有明顯優勢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勘查和調查評價是開發利用與礦業權交易的前期重要環節。因此,將“全省優勢、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勘查和調查評價”事項明確為省級事權。 (三)生態保護修復方面。一是根據機構改革后部門職能,增加了國土空間生態修復領域全省性、跨州(市)區域性規劃和重點區域規劃的編制,國土空間生態修復監測監管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省級運行維護、生態修復法律法規、相關政策執行情況和中央、省級財政資金支持的重大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及各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等事項,確認為省級事權。二是根據《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努力將云南建設成為中國最美麗省份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云辦發〔2019〕23號),將“沿河湖、沿路、沿集鎮等重點區域美化綠化,城鄉綠化,森林鄉村建設等”事項增加列入,并確認為省與省以下共同事權。 (四)自然資源領域災害防治方面。一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等,增加了野生動植物疫病監測防控事項,并確認為省與省以下共同事權。二是根據省委省政府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部署和我省野生動物保護工作實際,在中央框架內的林業草原防災減災部分擴充了關于野生動物肇事補償的事項,并確認為省與省以下共同事權,爭取中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