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政發[2015]32號
頒布時間:2015-08-14 00:00:00.000 發文單位:遼寧省人民政府
現將《遼寧省“十三五”推進新型城鎮化規劃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各市政府要按照本實施方案的要求,編制本地區“十三五”推進新型城鎮化規劃具體工作落實方案,全力以赴抓好落實,確保在完成各項工作任務上取得明顯成效。各部門要按照要求,細化分解實施方案,明確具體工作計劃及完成時限,根據職責分工,推進各項工作。
為切實做好實施方案的貫徹落實工作,在省委領導下,省政府成立由省長任組長、相關副省長任副組長、省政府常務會議組成人員和各市市長及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領導小組,負責統籌規劃、協調指導、扎實推進。領導小組下設具體推進工作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廳長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負責做好跟蹤協調、綜合調度、具體落實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將省“十三五”推進新型城鎮化規劃落到實處。
遼寧省人民政府
2015年8月14日
遼寧省“十三五”推進新型城鎮化規劃實施方案
為貫徹實施《遼寧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5—2020年)》,著力提升全省城鎮化發展質量和內涵,充分釋放城鄉市場潛在需求,培育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以加快推進遼寧老工業基地新一輪振興發展為契機,堅持以人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重點、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基礎、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完善體制機制為保障,遵循經濟發展和市場規律,積極穩妥推進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新型城鎮化,為建設富庶文明幸福新遼寧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提高城鎮居民素質和生活質量。
2.補短揚長。補強縣鎮薄弱環節,發揮大城市優勢,堅持大中小城鎮協調發展。
3.產城融合。突出工業化與城鎮化相融合,帶動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促進四化同步發展。
4.生態文明。堅持城鎮建設與生態環境建設同步發展,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城鎮化全過程。
5.傳承文化。尊重歷史,延續文脈,增強文化底蘊,打造具有東北文化脈絡、關東地域風情、遼寧歷史記憶、鮮明民族特色的城鎮體系。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全省城鎮化率達到72%左右。以縣城、新區(新城)為突破口,以重點鎮和特色鎮為補充,發展城市群,促進城鎮布局科學合理。城鎮化質量全面提升,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逐步縮小。解決好500萬人存量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300萬人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300萬新增人口城鎮化問題。
二、重點任務
(一)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與市民化相配套的教育、住房、社保、就業等各領域改革。通過建立差別化戶籍管理制度、統籌發展城鄉教育事業、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建立城鄉平等的就業制度和服務體系、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等方式,合理引導農業轉移人口向縣鎮轉移。
(二)重點發展縣城和小城鎮。縣城建設要完善功能、改善環境,增強對農村轉移人口的吸納能力;制定財政轉移支付、土地指標分配等優惠政策,支持縣城發展。發揮小城鎮連接城鄉的節點作用,充分挖掘自然和文化資源,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小城鎮;優先發展重點鎮和特色鎮,增強為周邊農村提供服務的能力。
(三)提升城鎮綜合承載力。提升空間承載力,建立合理的城鎮等級規模體系和空間布局結構。提升住房承載力,加快各類保障性住房建設,推進棚戶區改造。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承載力,加快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和改造,推動社會服務資源向基層和社區拓展和延伸。
(四)提高新區(新城)發展效率。整合新區,控制數量,以產業聚集人氣,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加強分類指導,制定財政、土地、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到重點新區(新城)投資、經營、購房、落戶。
(五)抓好老城基礎設施配套和環境提質。完成地下管網普查,實施供水供熱供氣老舊管網改造和排水防澇體系建設工程、“暖房子”工程。發揮綠化和水系建設對城鎮環境的提升作用,增加城鎮綠化和水系面積。
(六)統籌推進城鎮化協調發展。優化城鎮發展布局,加強城鎮群內部整合,加快區域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多規合一”,統籌產業建設和城鎮化建設,進一步突出歷史文化內涵。
(七)創新機制。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產權制度改革,做好集體土地確權登記工作,明確地塊權能。因地制宜探索多種城鎮化發展模式。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建立多渠道的城鎮化投融資機制。
三、保障措施
(一)加大力度推進棚戶區改造和農村危房改造。利用好國家開發銀行棚戶區改造貸款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農村危房改造貸款政策,到2020年全省完成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100萬戶,預計總投資3500億元。
(二)加快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在城市新區和各類園區、城市新建道路、集中連片舊城改造,采取綜合管廊模式建設地下管網。到2020年全省建成地下綜合管廊800公里,預計總投資1000億元。
(三)加快海綿城市建設。推進城市排水管網改造。建設綠色屋頂、可滲透路面、透水性停車場和廣場、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建設污水再生利用設施和綜合雨水利用設施,實施雨污分流工程。推進城市水系建設。預計總投資3600億元。
(四)加快鄉(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好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鄉(鎮)、村基礎設施貸款政策,推進100個“宜居示范鄉”基礎設施建設、村莊道路硬化及附屬工程建設、垃圾收運體系建設,預計總投資1000億元。
(五)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沈陽地鐵九、十號線、渾南現代有軌電車二期,大連地鐵一、二號線、202路軌道延伸線項目建設。鼓勵有條件的城市推進地鐵、輕軌等交通設施建設。加快城市群、城際間軌道等快速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到2020年全省建成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300公里以上,預計總投資1000億元。
(六)深化與城鎮化相配套的各項改革。抓好教育、住房、就業、社保等各領域配套改革,讓農業轉移人口與城鎮居民享受到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務。抓好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讓進城農民擁有財產性資本。力爭到2020年,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過程中,帶動消費超過4萬億元。
(七)編制《遼寧省空間規劃》。統籌全省各類資源、空間和各類建設項目,協調各市縣間的產業、功能和空間布局,進一步優化城鎮空間布局、產業空間布局、重大基礎設施空間布局、生態空間布局。
(八)抓好試點示范。指導大連市、海城市做好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抓好騰鰲鎮、佟二堡鎮、徐大堡鎮國家新型城鎮化建制鎮試點。指導海城市、康平縣、建平縣申報國家縣城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試點,組織新民市、凌海市、大洼縣及東港市前陽鎮爭取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盡快啟動省級城鎮化試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