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財預〔2021〕40號
頒布時間:2021-09-18 發文單位:山東省財政廳等8部門
各市人民政府,省財政直接管理縣(市)人民政府:
為進一步調動縣域競相加快發展工業的積極性,提高工業強縣評選激勵的科學性和精準性,切實發揮財政激勵政策的引導作用,經省政府同意,我們對《山東省財政廳等8部門關于印發山東省工業強縣財政激勵政策實施方案的通知》(魯財預〔2021〕18號)進行了修改完善?,F將修訂后的《山東省工業強縣財政激勵政策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山 東 省 財 政 廳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山東省應急管理廳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 山 東 省 統 計 局
中國人民銀行濟分行
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
2021年9月18日
山東省工業強縣財政激勵政策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支持八大發展戰略的財政政策的通知》(魯政字〔2020〕221號)和《山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落實“六穩”“六?!贝龠M高質量發展政策清單(第一批)的通知》(魯政發〔2020〕17號)有關要求,加快打造縣域經濟新增長極,現就工業強縣財政激勵政策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基本原則
(一)突出重點,擇優扶持。政策實施期內,每年在全省擇優選擇10個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工業強縣,支持其提升制造業比重,實施一批重點工程項目,加快打造現代優勢產業集群。
(二)集成政策,示范引領。對擇優確定的工業強縣,集成專項資金、專項債券、引導基金、金融等政策,集中支持其率先發展,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在全省形成多極引領、多點支撐、協調聯動的縣域發展新格局。
(三)明確導向,注重實效。根據工業高質量發展相關指標實際完成情況,評選確定工業強縣名單,樹立鮮明導向,引導各地主動作為、加快發展。
二、支持范圍及實施期限
(一)支持范圍。從符合以下條件的地區中,擇優確定10個縣(市、區)納入支持范圍。一是納入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范圍(見附件1);二是2020年縣域內全部工業增加值100億元以上。
(二)實施期限。對符合條件的縣(市、區)2021—2023年相關指標實際完成情況實施綜合評價,根據排名情況確定工業強縣名單,給予財政激勵政策支持。
三、評價內容
重點從四個維度進行評價(評價指標及測算方法見附件2):
(一)綜合實力。通過工業增加值、制造業重點稅收貢獻情況、工業增加值增速等指標,評價縣域工業基礎、產業結構、企業質量效益、財政貢獻程度等情況。
(二)發展潛力。通過工業投資增速、工業企業技改投資增速、高技術產業產值占比等指標,評價縣域工業發展潛力等情況。
(三)創新活力。通過工業企業R&D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收入規模、工業企業新產品銷售收入占比等指標,評價縣域科技研發水平、信息化發展等情況。
(四)綠色動力。通過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PM2.5平均濃度及改善率、綠色貸款余額占比等指標,評價縣域工業能耗狀況、資源節約程度、循環利用能力等情況。
同時,將生產安全責任事故、產品質量事件、突發環境事件和統計數據不實問題作為“一票否決”事項,凡近三年內發生重大及以上生產安全責任事故、重大產品質量事件、重大及以上突發環境事件、統計數據不實問題的,一律不予支持。
四、財政金融激勵政策
省財政廳會同有關部門統籌專項資金、專項債券、引導基金以及金融等政策措施給予支持。
(一)專項資金。省級給予每個工業強縣不少于1億元專項資金獎補。
(二)專項債券。省級對每個工業強縣單獨安排1億元新增專項債券資金額度。
(三)引導基金。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通過引導基金出資等方式,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對工業強縣符合條件的重點項目給予優先支持。
(四)金融支持。督促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工業強縣的信貸投放。用足用好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對地方法人金融機構發放的符合條件的支持工業轉型升級項目貸款,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優先給予支持。
五、組織程序
(一)評選認定。2022—2024年,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部門,按照工業強縣評價指標體系及測算方法,對各縣(市、區)上年度指標實際完成情況進行測算排名,擇優確定10個工業強縣名單。
(二)資金撥付。對評選認定的工業強縣,省財政廳按相關專項資金管理規定撥付專項獎補資金。按照專項債券管理規定,下達債券額度,組織發行后撥付資金。
(三)資金使用。省級專項獎補資金要用于縣域重大工業轉型升級項目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等有利于工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專項債券資金由當地用于與工業發展密切相關并符合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條件的重點項目建設,由相關縣(市、區)負責還本付息。上述資金不得用于行政事業單位運轉經費、樓堂館所建設、償還債務本息以及其他與工業發展無關的支出。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域經濟發展是實施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也是統籌推進工業強省建設的基本單元。各地區要充分認識推動工業強縣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充分運用好省級財政激勵政策,集聚各種資源,加快工業轉型升級,推動本地區工業發展壯大。
(二)加強責任落實。省財政廳會同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相關部門,負責工業強縣的評選及資金撥付和監管。相關數據來源單位負責搜集提供各縣(市、區)年度評價指標完成數據等有關情況。各市、縣(市、區)政府對相關指標數據的真實性負責,并規范高效使用省級資金。對相關指標數據造假的,省財政將收回前期撥付的全部專項獎補資金和債券資金。
(三)加強宣傳引導。省財政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加大對典型經驗的宣傳推廣,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工業強縣工作推進情況,并對成效明顯的地區進行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