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商函〔2022〕180號
頒布時間:2022-04-14 發文單位:陜西省商務廳
各設區市(區)招商主管部門: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全國商務工作座談會、全國外資工作會議和商務部《2022年利用外資工作要點》要求,充分發揮省外貿外資協調機制重點外資項目工作專班作用,聚力全省招商系統及各有關部門持續做好我省穩外資工作,現印發《2022年穩外資工作要點》(簡稱“穩外資10條”)給你們,請在工作中按要求推進落實。
陜西省商務廳
2022年4月14日
附件
2022年穩外資工作要點
2022年穩外資工作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挖掘增量、穩住存量、優化結構,以重點外資企業和項目為著力點,加大吸引外資力度,更好服務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大局。
一、保障來陜外資準入順暢
(一)推動落實外資準入負面清單。持續宣傳2021版全國和自由貿易區外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按要求清理外資準入負面清單外的限制性措施。研究和推動制造業外資發展,研究和推動外資并購等新模式,擴大我省外商投資渠道。
二、保障在陜外資政策落地
(二)落實落細外商投資政策。繼續做好我省外商投資鼓勵類目錄增加的基礎性調研和準備工作,推動引進符合當地需求、示范帶動強的重點外資項目。對外商直接投資和外資企業再投資項目予以適當獎勵,對環境容量和能耗等指標優先保障。加大利潤再投遞延納稅政策的宣傳力度,促進在陜外企擴大投資。按要求開展“十四五”期間享受政策的外資研發中心名單核定工作,鼓勵設立外資研發中心,開展研發創新活動。
(三)用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組織好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擴大利用外資項目申報及使用,支持開展外資研究、外資服務、外資招引、開發區外資服務平臺建設等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項目。實行嚴格的績效管理,規范資金使用范圍、標準和流程,切實發揮資金作用。
三、保障在陜外資企業發展
(四)加強重點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做好重點外資企業出入境“快捷通道”,建立重點企業清單,做好外資項目專班直報外資企業、重點外資企業的調研和服務工作,形成重點外資企業困難問題臺帳,及時解決在陜外資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建立健全各層級問題收集、協調解決、監測預警三項機制。加強與重點外資企業的聯系,及時掌握一手情況,通過實地調研、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動態了解外資企業投資經營困難,聽取意見建議,積極回應并幫助協調解決。
四、保障來陜外資項目進度
(五)加強重點外資項目綜合服務。建立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形成重點聯系責任清單,跟蹤企業簽約、建設、投產等落地進度。對重大外資項目開展建立協調專班,量身定做服務項目,主動對接,靠前服務,加強快速響應,加強與本級政府各成員單位之間的信息共享,形成促進外資項目合力。以推動重點外資項目早簽約、早投產、早達產為目標,對于符合條件的項目,支持相關外籍人員入境,給予用地計劃指標重點保障,開辟環評審批服務綠色通道,加強用能指導(重大項目能耗指標單列),優先協助保障用工需求。
五、保障在陜外資平臺發展
(六)促進開放平臺創新提升。推動國家級經開區發揮在陜穩外貿穩外資的示范帶動作用。提升省級開發區對外資的關注和工作力度,積極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大力發展外向型產業。引導推進建設國際合作產業園區,深化與重點外資國家和地區的產業對接合作。
六、保障招引外資持續發力
(七)發揮各類經貿展會和招商活動的投資促進作用。用好京津冀、長三角、投洽會、進博會、陜粵港澳大灣區等招商活動和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等國際展會平臺,加大跨國公司邀請力度,支持圍繞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現代金融等領域開展招商引資、項目推介。指導各市區、縣(區)針對香港地區、日本、美國等重點國家和地區,聚焦科創、智能制造、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開展“云招商”活動。
(八)加強重點引資來源地商協會交流。圍繞重點外資來源地,與中國韓國商會、日中投資促進機構以及臺港澳地區重要商協會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對話交流活動,主動釋放開放信號,積極宣介政策環境,開展招商引資項目對接。支持外資龍頭企業開展“以商招商”,努力引進“補鏈”、“強鏈”外資企業。
七、保障外資企業監督管理
(九)做好外商投資統計和信息報告工作。加強《外商投資統計調查制度》的培訓,進一步提升外資統計質量。各地招商主管部門要與同級市場監管部門建立完善溝通協調機制,解決系統改造、數據推送等問題。通過主動宣講、網站解讀、微信公眾號等多種形式,對外國投資者、外商投資企業填報年度報告提供具體指導,引導督促企業填報數據,對異常數據進行核實更正,并排查未參報企業,確保實現“應報盡報”。按要求開展信息報告監督檢查工作。
八、保障外商投資環境持續優化
(十)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度,保護外商合法權益。定期編制發布本地區外商投資指引,交流推廣優化投資流程好經驗好做法,提升外商投資水平。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投訴的協調工作,切實維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保障外資企業平等參與政府采購、招投標、標準制定等工作。推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與外資企業和外國商協會光明磊落交往,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