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接收最新考試資訊
及備考信息
第四部分 經濟法科目
一、基本要求
考生在復習經濟法科目時,應當把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考生需能夠:
1.正確理解并掌握與注冊會計師行業相關的經濟、民商法律的基本知識;
2.掌握民事法律行為和代理、訴訟時效、仲裁與訴訟、物權、國有資產管理、合伙企業、獨資企業、公司、外商投資企業、企業破產、證券、合同、外匯管理、支付結算、票據、知識產權、會計等法律制度的相關規定;
3.正確理解上述法律制度之間的關系和聯系,并能結合實際案例,運用前述掌握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并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知識要求
(一)經濟法基礎知識
1.經濟法概述
(1)經濟法的概念
(2)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①經濟管理關系
②維護公平競爭關系
③經濟組織內部經濟關系
(3)經濟法的特征
①綜合性
②經濟性
③行政主導性
④政策性
(4)經濟法的形式
①憲法
②法律
③行政法規
④地方性法規
⑤部門規章
⑥司法解釋
⑦國際條約或協定
(5)經濟法的體系
2.經濟法律關系
(1)經濟法律關系的概念
①法律關系
②經濟法律關系
(2)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①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概念
②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③經濟法律關系主體的范圍
(3)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①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②權利
③義務
(4)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①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概念
②經濟法律關系客體的類型
3.法律行為與代理
(1)法律行為
①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征
②法律行為的分類
③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
④附條件和附期限的法律行為
⑤無效的民事行為
⑥可撤銷的民事行為
(2)代理
①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②代理的適用范圍
③代理的種類
④代理權的行使
⑤無權代理
4.訴訟時效
(1)訴訟時效的概念
(2)訴訟時效期間
(3)訴訟時效的中止、中斷與延長
5.違反經濟法的法律責任
(1)法律責任的概念
(2)違反經濟法法律責任的形式
①民事責任
②行政責任
③刑事責任
(3)解決經濟糾紛的方式
①仲裁
②訴訟
(二)物權法
1.物權概述
(1)物權法概述
(2)占有
(3)物權變動
①不動產的物權變動
②動產的物權變動
③所有權取得的特別規則
(4)物權的保護
2.所有權
(1)所有權概述
(2)各類所有權
①國家所有權
②集體所有權
③私人所有權
(3)業主的建筑物區分所有權
(4)共有與相鄰關系
①共有
②相鄰關系
3.用益物權
(1)用益物權概述
(2)承包經營權
(3)建設用地使用權
(4)地役權
4.擔保物權
(1)抵押
①抵押的概念與特征
②抵押權的設定
③抵押權的效力
④抵押權的實現
⑤最高額抵押
(2)質押
①質押概述
②動產質押
③權利質押
(3)留置
(三)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注:新增內容)
1.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部門
2.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內容
3.關系國有資產出資人權益的重大事項
(1)企業改制
(2)與關聯方的交易
(3)資產評估
(4)國有資產轉讓
4.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5.國有資產監督
(四)個人獨資企業法和合伙企業法
1.個人獨資企業法
(1)個人獨資企業法概述
(2)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
①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條件
②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程序
(3)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及事務管理
(4)個人獨資企業的權利和工商管理
(5)個人獨資企業的解散和清算
(6)違反個人獨資企業法的法律責任
①投資人違法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
②管理人員對投資人造成損害或侵犯投資人權益的法律責任
③企業登記機關及其上級部門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
2.合伙企業法
(1)合伙企業法概述
①合伙的概念
②合伙企業的概念及分類
③合伙企業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則
(2)普通合伙企業
①普通合伙企業的概念
②合伙企業的設立
③合伙企業財產
④合伙事務執行
⑤合伙企業與第三人的關系
⑥入伙與退伙
⑦特殊的普通合伙企業
(3)有限合伙企業
①有限合伙企業的概念及法律適用
②有限合伙企業設立的特殊規定
③有限合伙企業事務執行的特殊規定
④有限合伙企業財產出質與轉讓的特殊規定
⑤有限合伙企業債務清償的特殊規定
⑥有限合伙企業入伙與退伙的特殊規定
⑦合伙人性質轉變的特殊規定
(4)合伙企業解散與清算
①合伙企業解散
②合伙企業清算
(5)違反合伙企業法的法律責任
①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②其他有關規定
(五)公司法
1.公司法概述
(1)公司的概念與種類
①公司的概念和特征
②公司的分類
③現行立法體系下的公司
(2)公司法的概念與性質
①公司法的概念
②公司法的性質
③公司法人財產權與股東權利
2.公司的登記管理
(1)登記管轄
(2)登記事項
(3)設立登記
(4)變更登記
(5)注銷登記
3.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1)有限責任公司的設立
(2)組織機構
①股東會
②董事會和高級管理人員
③監事會
(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特別規定
(4)國有獨資公司的特別規定
(5)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
4.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1)股份有限公司的設立
(2)股東大會
(3)董事會和經理
(4)監事會
(5)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特別規定
(6)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
5.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發行和轉讓
(1)股份發行
(2)股份轉讓
6.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和義務
(1)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資格
(2)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義務
(3)股東訴訟
①股東代表訴訟
②股東直接訴訟
7.公司債券
(1)公司債券的概念和種類
①公司債券的概念
②公司債券的種類
(2)公司債券的發行
(3)公司債券的轉讓
8.公司財務、會計
(1)公司財務會計的作用
(2)公司財務會計的基本要求
(3)利潤分配
①利潤
②公積金
9.公司的合并、分立、增資、減資
(1)公司的合并
①公司合并的形式
②公司合并的程序
③公司合并各方的債權、債務
(2)公司的分立
①公司分立的形式
②公司分立的程序
③公司分立前的債務
(3)公司注冊資本的減少和增加
①公司注冊資本的減少
②公司注冊資本的增加
10.公司解散和清算
(1)公司解散的原因
(2)公司解散時的清算
①成立清算組
②清算組的職權
③清算工作程序
11.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
(1)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法律地位
(2)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設立
①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設立條件
②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設立程序
(3)外國公司的分支機構的權利義務
12.違反公司法的法律責任
(1)公司發起人、股東的法律責任
(2)公司的法律責任
(3)清算組的法律責任
(4)承擔資產評估、驗資或者驗證機構的法律責任
(5)公司登記機關的法律責任
(6)其他有關法律責任
(六)外商投資企業法
1.外商投資企業法概述
(1)外商投資企業的概念和特征
(2)外商投資企業的種類
(3)外商投資企業的權利和義務
(4)外商投資企業的投資項目
①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
②限制類外商投資項目
③禁止類外商投資項目
④允許類外商投資項目
(5)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資方式、比例及期限
①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資方式
②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資比例
③外商投資企業的出資期限
(6)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
①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原因
②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應遵循的原則
③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要求
④外商投資企業投資者股權變更的審批與登記
(7)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
①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應當遵循的原則
②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要求
③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
④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出資
⑤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審批與登記
⑥外國投資者以股權作為支付手段并購境內公司
⑦反壟斷審查
(8)外國投資者對上市公司戰略投資
①戰略投資的原則和要求
②戰略投資的程序
③戰略投資的管理
(9)我國對外商投資企業的法律保護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1)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特點
(2)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基本原則
(3)設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條件和法律程序
①設立合營企業的條件
②設立合營企業的審批機關
③設立合營企業的法律程序
(4)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
①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
②合營企業的投資總額
(5)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組織機構
①董事會
②經營管理機構
(6)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經營管理
①生產經營管理
②財務會計管理
③勞動用工管理
(7)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出資額的轉讓
①合營企業出資額的轉讓條件
②合營企業出資額的轉讓程序
(8)中外合資經營企業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①合營企業的期限
②合營企業的解散
③合營企業的清算
3.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特點
(2)設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條件和法律程序
①設立合作企業的條件
②設立合作企業的法律程序
(3)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
①合作企業的注冊資本
②合作企業的投資總額
(4)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組織形式、組織機構和經營管理
①合作企業的組織形式
②合作企業的組織機構
③合作企業的經營管理
(5)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合同和章程
①合作企業的合同
②合作企業的章程
(6)外商先行回收投資的規定
①外商先行回收投資的方式
②外商先行回收投資的法定條件
③外商先行回收投資的審批
(7)中外合作經營企業的期限、解散和清算
①合作企業的期限
②合作企業的解散
③合作企業的清算
4.外資企業法
(1)外資企業的特點
(2)設立外資企業的條件和法律程序
①設立外資企業的條件
②設立外資企業的法律程序
(3)外資企業的注冊資本、組織機構和經營管理
①外資企業的注冊資本
②外資企業的組織形式
③外資企業的組織機構
④外資企業的經營管理
(4)外資企業的期限、終止和清算
①外資企業的期限
②外資企業的終止
③外資企業的清算
(七)企業破產法
1.破產法概論
(1)破產與破產法的概念與特征
①破產的概念與特征
②破產法的概念與特征
③我國破產立法概況
(2)破產法的立法宗旨與調整作用
①破產法的主法宗旨
②破產法的社會調整作用
(3)破產法的適用范圍
①破產法的主體適用范圍
②《企業破產法》的地域適用范圍
③《企業破產法》的適用時間
2.破產申請與受理
(1)破產原因
①破產原因概述
②《企業破產法》之破產原因規定分析
(2)申請和受理
①申請的提出
②申請的受理
(3)債權申報與確認
①債權申報
②債權確認
3.債務人財產與管理人
(1)債務人財產
①債務人財產的范圍
②破產撤銷權與無效行為制度
③債務人財產的收回
④取回權
⑤抵銷權
(2)破產費用與共益債務
(3)管理人制度
①管理人的概念與資格
②管理人的指定
③管理人的職責
④管理人的報酬
4.債權人會議
(1)債權人會議的組成
(2)債權人會議的召集與職權
①債權人會議的召集
②債權人會議的職權
(3)債權人委員會
5.重整程序
(1)重整制度概說
(2)重整申請和重整期間
①重整申請
②重整期間
(3)重整計劃的制定與批準
①重整計劃的制定
②重整計劃草案的表決與批準
(4)重整計劃的執行、監督與終止
①重整計劃的執行
②重整計劃的監督
③重整計劃的效力
6.和解制度
(1)和解的特征及其程序
①和解的概念與特征
②和解程序
(2)和解協議的效力
7.破產清算程序
(1)破產財產的變價和分配
①破產宣告
②破產財產的變價
③別除權
④破產財產的分配
(2)破產程序的終結
①破產終結程序
②遺留事務的處理
(八)證券法
1.證券法概述
(1)證券及證券法的概念
①證券的概念和范圍
②證券市場
③證券法的概念及我國證券立法概況
(2)證券活動和證券管理原則
①公開、公平、公正原則
②自愿、有償、誠實信用原則
③守法原則
④證券業與其他金融業分業經營分業管理為主,混業經營另作規定的原則
⑤政府統一監管與行業自律原則
⑥國家審計監督原則
2.證券的發行
(1)證券發行的一般規定
(2)股票的一般概述
①股票的概念
②股票的種類
(3)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
(4)上市公司增發股票
(5)上市公司發行公司債券
(6)上市公司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
(7)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行
①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和種類
②基金管理人
③基金的募集
3.證券的交易
(1)證券交易的一般規則
①證券交易的標的與主體必須合法
②在合法的證券交易場所交易
③以合法方式交易
④規范證券交易服務
(2)證券上市
①股票上市
②公司債券上市
③證券投資基金上市
(3)禁止的交易行為
①內幕交易行為
②操縱市場行為
③制造虛假信息行為
④欺詐客戶行為
⑤其他有關規定
4.上市公司收購
(1)上市公司收購概述
(2)權益披露
(3)要約收購
(4)協議收購
(5)豁免申請
(6)財務顧問
(7)上市公司收購后事項的處理
5.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1)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內容
(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事務管理
(3)公司信息披露中的監督管理和法律責任
6.證券交易所
(1)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組織機構
(2)證券交易所的職責和交易規則
7.證券中介機構
(1)證券公司
①證券公司的設立
②證券公司的經營管理
(2)證券登記結算機構
①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概念和職能
②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設立與解散
③證券的登記與存管
④證券的結算
⑤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管理制度
(3)證券服務機構
①證券服務機構的概念和種類
②證券服務機構及其人員的資格
③證券服務機構行為規范
8.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和證券業協會
(1)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①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概念
②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職責
③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的內部管理
(2)證券業協會
①證券業協會的概念
②證券業協會的職責
9.違反證券法律行為的法律責任
(1)法律責任的主體
(2)法律責任的形式
(3)《證券法》規定的證券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九)合同法(總則)
1.合同概述
(1)合同的概念與特征
(2)合同法概述
(3)合同的分類
2.合同的訂立
(1)合同的內容與形式
(2)合同訂立程序
①要約
②承諾
③合同成立的時間與地點
(3)締約過失責任
3.合同的效力
(1)合同的生效
(2)效力待定的合同
(3)無效合同、可撤銷合同及其法律后果
4.合同的履行
(1)合同的履行原則
(2)雙務合同的履行抗辯權
①同時履行抗辯權
②先履行抗辯權
③不安抗辯權
④其他履行問題的處理
(3)合同的保全
①代位權
②撤銷權
5.合同的擔保
(1)合同擔保概述
①擔保的概念和方式
②擔保合同的無效與責任承擔
(2)保證
①保證與保證合同
②保證人
③保證方式
④保證責任
(3)定金
6.合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
(1)合同的變更
(2)合同的轉讓
①合同債權的轉讓
②合同債務的承擔
③合同債權債務的概括移轉
(3)合同的終止
①合同終止的原因
②合同的解除
③抵銷
④提存
⑤免除與混同
7.違約責任
(1)違約責任概述
①違約責任的概念
②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
③違約責任的種類
(2)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
①繼續履行
②補救措施
③損害賠償
(3)免責事由
(十)合同法(分則)
1.轉移財產權利的合同
(1)買賣合同
①買賣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③特種買賣合同
(2)供用電、水、氣、熱力合同
①供用電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3)贈與合同
①贈與合同概述
②贈與合同的撤銷
(4)借款合同
①借款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5)租賃合同
①租賃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③租賃合同的解除與延期
(6)融資租賃合同
①融資租賃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交付工作成果的合同
(1)承攬合同
①承攬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2)建設工程合同
①建設工程合同概述
②雙方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3.提供勞務的合同
(1)運輸合同
①運輸合同概述
②客運合同
③貨運合同
④多式聯運合同
(2)保管合同和倉儲合同
①保管合同
②倉儲合同
(3)委托合同
(4)行紀合同和居間合同
①行紀合同
②居間合同
4.技術合同
(1)技術合同概述
(2)技術開發合同
(3)技術轉讓合同
(4)技術咨詢合同和技術服務合同
(十一)外匯管理法律制度
1.外匯及外匯管理概述
(1)外匯的概念
(2)外匯管理概述
(3)我國《外匯管理條例》的適用范圍
2.經常項目外匯管理
(1)對境內機構的外匯管理
①境內機構的經常項目外匯收入管理
②境內機構的經常項目用匯管理
③境內機構外匯收支的核銷管理
(2)個人的外匯管理
①經常項目的個人外匯管理
②資本項目個人外匯管理
③個人外匯賬號及外幣現鈔管理
3.資本項目外匯管理
(1)資本項目外匯收支管理
①資本項目
②資本項目外匯收入管理
③境內機構向境外投資的外匯管理
(2)外債管理
①外債
②舉借外債和對外擔保管理
③外債資金使用
④外債償還和風險管理
⑤外債監管
(3)對依法終止的外商投資企業的外匯管理
4.金融機構的外匯業務管理
(1)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管理
(2)金融機構經營外匯業務的監督管理
5.人民幣匯率和外匯市場管理
(1)人民幣匯率管理
(2)外匯市場管理
6.違反外匯管理的法律責任
(1)逃匯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2)套匯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3)擾亂金融行為及法律責任
(4)違反外債管理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5)違反外匯賬戶管理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6)違反外匯核銷管理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7)違反外匯經營管理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十二)支付結算法律制度
1.支付結算概述
(1)支付結算的概念和特征
(2)支付結算的基本原則
①恪守信用,履約付款原則
②誰的錢進誰的賬,由誰支配原則
③銀行不墊款原則
(3)支付結算的主要法律
(4)本章的主要內容
2.票據結算之外的結算方式
(1)匯兌
①概述
②匯兌的辦理程序
③匯兌的撤銷和退匯
(2)托收承付
①概述
②托收承付的適用范圍
③托收承付的適用條件
④托收承付憑證的格式
⑤托收承付的托收與承付
⑥托收承付的逾期付款處理
⑦托收承付的拒絕付款處理
(3)委托收款
①概述
②委托收款憑證的格式
③委托收款的委托和付款
④付款人拒絕付款
(4)銀行卡
①概述
②銀行卡的種類
③銀行卡的發行主體
④銀行卡的計息和收費標準
⑤銀行卡的申領與使用
⑥銀行卡在特約單位購物、消費的程序
⑦銀行卡的風險管理
⑧銀行卡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⑨銀行卡的銷戶
⑩銀行卡的掛失
(5)電子支付
①概述
②電子支付業務的申請
③電子支付指令的發起和接收
④安全控制
⑤差錯處理
3.結算紀律與責任
(1)結算紀律
①單位和個人的結算紀律
②銀行的結算紀律
(2)結算責任
①單位和個人辦理結算的責任
②銀行辦理結算的責任
③其他有關責任
4.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制度
(1)銀行結算賬戶的定義和分類
(2)銀行結算賬戶管理應當遵守的基本原則
(3)銀行結算賬戶的開立
①基本存款賬戶的開立
②一般存款賬戶的開立
③專用存款賬戶的開立
④臨時存款賬戶的開立
⑤個人存款賬戶的開立
⑥異地存款賬戶的開立
⑦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應當注意的問題
(4)銀行結算賬戶的使用
①銀行結算賬戶的用途
②銀行結算賬戶使用過程中應當注意的事項
(5)銀行結算賬戶的變更與撤銷
(6)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
①中國人民銀行的管理
②銀行的管理
③存款人的管理
(7)違反銀行賬戶結算管理制度的處罰
①存款人違反賬戶管理制度的處罰
②銀行及其有關人員違反賬戶管理制度的處罰
(十三)票據法律制度
1.票據法概述
(1)票據法的概念及我國票據立法
(2)票據法律關系
①票據法律關系的概念
②票據法律關系的主體
③票據法律關系的內容
④票據法律關系的客體
(3)票據行為
①票據行為的概念
②票據行為成立的有效條件
③票據行為的代理
(4)票據權利與抗辯
2.匯票
(1)匯票的概念和種類
(2)出票
①出票的概念
②匯票的格式
③出票的效力
(3)背書
①匯票轉讓與背書
②背書的形式
③背書連續
④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
⑤法定禁止背書
(4)承兌
①承兌的概念
②承兌的程序
③不單純承兌
④承兌的效力
(5)保證
①保證的概念
②保證的當事人與格式
③保證的效力
(6)付款
①付款的概念
②付款的程序
③付款的效力
(7)追索權
①追索權的概念
②追索權發生的原因
③追索權的行使
3.本票
(1)本票概述
(2)出票
(3)見票付款
(4)對匯票有關規定的引用
4.支票
(1)支票概述
(2)出票
①出票的概念
②支票的格式
③出票的其他法定條件
④出票的效力
(3)付款
①提示期間
②付款
③付款責任的解除
(4)支票準用匯票的有關規定
(5)對簽發空頭支票行為實施的行政處罰
5.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
(1)涉外票據的概念
(2)我國《票據法》與有關國際條約、國際慣例的關系
(3)涉外票據的法律適用
6.法律責任
(1)票據欺詐行為的法律責任
(2)金融機構工作人員的法律責任
(3)付款人故意壓票、拖延支付的法律責任
(十四)知識產權法
1.知識產權法概述
(1)知識產權的概念與特征
(2)知識產權法的概念
(3)我國知識產權立法概況
2.著作權法
(1)著作權法概述
①著作權的概念及其特征
②著作權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則
(2)著作權的主體與歸屬
①著作權的主體
②著作權的歸屬
(3)著作權的客體
①作品的概念
②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③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
(4)著作權的內容
①著作人身權
②著作財產權
(5)著作權的保護期限和限制
①著作權的保護期限
②著作權的限制
(6)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轉讓
①著作權的許可使用
②著作權的轉讓
(7)鄰接權
①圖書、報刊的出版
②表演
③錄音錄像
④廣播電臺、電視臺播放
(8)著作權的保護
①著作權的侵權行為
②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③執法措施
(9)計算機軟件的保護
3.專利法
(1)專利法概述
①專利權的概念
②專利法的概念及其調整對象
(2)專利權的主體
①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②職務發明創造的單位
③外國人、外國企業或者外國其他組織
(3)專利權的客體
①發明
②實用新型
③外觀設計
(4)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①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符合的條件
②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符合的條件
③不授予專利權的項目
(5)專利權的取得、終止和無效
①專利權的取得
②專利權的終止
③專利權的無效
(6)專利實施的強制許可
(7)專利權的保護
①專利權的期限
②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③侵害專利權的行為
④侵害專利權行為的法律責任
⑤訴前救濟措施及訴訟時效
4.商標法
(1)商標法概述
①商標的概念及其特征
②商標的分類
③商標法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則
(2)商標權
①商標權的概念
②商標權的主體
③商標權的客體
(3)商標注冊的申請和審查核準
①商標注冊的申請
②商標注冊的審查核準
(4)注冊商標的續展、轉讓、使用許可和爭議裁定
①注冊商標的續展
②注冊商標的轉讓
③注冊商標的使用許可
④注冊商標爭議的裁定
(5)商標使用的管理
①對注冊商標使用的管理
②對未注冊商標使用的管理
(6)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
①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保護范圍
②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及其法律責任
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的處理
④馳名商標的法律保護
5.反不正當競爭法
(1)反不正當競爭法概述
①不正當競爭的概念及其特征
②反不正當競爭法的概念以及與知識產權法的關系
(2)不正當競爭行為
①欺騙性市場交易行為
②限制正常市場競爭行為
③商業賄賂行為
④侵犯商業秘密行為
⑤不正當的賤賣行為
⑥采用強迫、欺騙等手段銷售商品行為
⑦商業誹謗行為
⑧串通招標、投標行為
(3)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責任
①民事責任
②行政責任
③刑事責任
(十五)會計法
1.會計法概述
(1)會計法的概念及調整對象
(2)會計法的基本原則
(3)會計管理體制
2.會計監督
(1)單位內部的會計監督
(2)財政等有關部門對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
3.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1)會計機構
(2)會計人員
①會計人員的任職資格
②會計人員調動或離職時應當辦理交接手續
③會計人員應遵守職業道德
④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
4.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
(1)不依法進行會計管理、核算和監督的法律責任
(2)偽造、變造、編制虛假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3)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4)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編制、隱匿、故意銷毀會計資料的法律責任
(5)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的法律責任
(6)其他違反會計法的法律責任
三、參考法規
1986年4月12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2007年3月16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于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1991年4月9日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八次會議通過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1994年6月2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56號發布,根據2005年12月18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2006年3月16日 證監公司字[2006]38號
證監公司字[2001]105號,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9.關于發布《上市公司回購社會公眾股份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
2005年6月16日 證監發[2005]51號
11.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
2006年5月1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80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2001年8月16日證監發[2001]102號
13.關于上市公司總經理及高層管理人員不得在控股股東單位兼職的通知
1999年5月6日 證監公司字[1999]22號
2002年1月7日 證監發 [2002]1號
15.關于發布《上市公司股東大會規則》的通知
2006年3月16日 證監發[2006]21
2005年12月31日 證監公司字[2005]151號
17.關于發布《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變動管理規則》的通知
2007年4月5日 證監公司字[2007]56號
18.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1993年10月31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19.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
1997年2月23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2006年8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修訂,自 2007年6月1日 起施行
1997年11月1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236號發布,根據2007年5月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登記管理辦法〉的決定》修訂,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1999年8月3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20號
22.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法(注:新增內容)
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3.資產評估機構審批管理辦法
2005年5月11日 財政部令第22號
1996年1月25日 國務院令第192號發布
25.國有資產評估管理辦法
1991年11月16日 國務院令第91號發布
1992年7月18日 國資辦發[1992]36號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1986年4月12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 2000年10月31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1979年7月1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根據 2001年3月15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1988年4月13日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根據 2000年10月31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修正
1983年9月20日 國務院發布,根據 2001年7月22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的決定》修訂
1995年8月7日 國務院批準、 1995年9月4日 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令(1995)第6號發布
1990年10月28日 國務院批準、 1990年12月12日 原對外經濟貿易部發布,根據 2001年4月12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的決定》修訂
1987年3月1日 國務院批準,原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
1987年12月30日 國務院批準, 1988年1月1日 原對外經濟貿易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
1997年9月29日 國務院批準,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
36.指導外商投資方向規定
2002年2月11日 國務院令第346號發布
2006年8月8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第7次部務會議修訂通過,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1997年5月28日由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7〕外經貿法發第267號發布)
1999年9月23日〔1999〕外經貿法發第395號發布,根據2001年11月22日《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關于修改〈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規定〉的決定》修訂)
2001年10月8日原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外經貿資發[2001]538號
2002年11月1日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財政部、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
2OO5年12月31日商務部、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2005年第28號令
43.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2006年8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
44.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2005年10月27日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
1993年4月25日 國務院令第112號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于2003年10月28日通過,自2004年6月1日起施
1995年11月2日 國務院令第189號發布
1994年8月4日 國務院令第160號
1997年6月20日 發布
50.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于企業申請境外上市有關問題的通知
1999年7月14日 證監發行字[1999]83號
2004年7月21日 證監發[2004]67號
52.公司債券發行試點辦法
2007年5月30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207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5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
2006年12月13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96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54.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
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令第30號,2006年5月6日發布
2006年5月1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80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
56.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
2006年9月11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89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自2006年9月19日起施行。
57.證券市場禁入規定
中國證券監督委員會令第33號,2006年6月7日發布
58.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1999年3月15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
59.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1999年12月19日 法釋[1999]19號
60.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
1995年6月30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61.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0年9月29日 法釋[2000]44號
6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4年12月16日 法釋[2004]20號
6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2004年10月25日 法釋[2004]14號
64.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1994年8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31號發布
1996年1月29日 國務院令第193號發布
根據 1997年1月14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的決定》修正
66.結匯、售匯及付匯管理規定
1996年6月20日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
2001年11月12日 國家外匯管理局匯發[2001]184號
2006年11月8日國務院第155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06年12月1日實施
69.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注:新增內容)
1995年5月10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的決定》修正
70.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注:新增內容)
2000年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02次會議通過
2003年4月10日 中國人民銀行令[2003]第5號
72.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印發《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的通知
銀發[2005]16號
73.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1990年9月7日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
根據 2001年10月27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修正
2002年8月2日 國務院令第359號
75.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2001年12月20日 國務院令第339號發布
76.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計算機網絡域名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1年6月26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82次會議通過
77.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1984年3月12日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 1992年9月4日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 2000年8月25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根據2008年12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注:新增內容)
2001年6月15日 國務院令第306號
2001年6月25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局公告(第七十八號)
80.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1982年8月23日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 1993年2月22日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一次修正
根據 2001年10月27日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第二次修正
2002年8月3日 國務院令第358號
2002年10月12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246次會議通過
8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2004年12月8日 法釋[2004]19號
84.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注:新增內容)
1993年9月2日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
2006年12月30日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12次會議通過
86.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注:新增內容)
2008年8月11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450次會議通過
四、修改說明
與2008年度經濟法大綱相比,主要修改有:
1.根據現行有關行政法規、部門規章等,對國有資產管理法律制度的相關內容作了相應的增刪。
2.在參考法規中,刪除了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條例、企業國有資產評估管理暫行辦法、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管理暫行辦法、企業國有產權無償劃轉管理暫行辦法、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國有資產產權界定和產權糾紛處理暫行辦法。
同時,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國有資產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票據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事案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若干問題的規定,以及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的決定第三次修正。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1000部拍拍拍18勿入免费视频下载| 色二av手机版在线| 一区二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色欲色欲天天天www| 国产免费高清69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网站 | 韩国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av无码免费专区| 四虎精品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日韩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性姿势真人免费视频放| 国产成人午夜精品福利| 青海省| 人人人澡人人肉久久精品| 十八岁污网站在线观看| 综合在线 亚洲 成人 欧美|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久久日韩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不卡|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欧美精品videosbestsex日本| 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国产精品一区|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青草衣衣一二三区|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在线看不卡|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丰满少妇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第一区| 任你躁国产自任一区二区三区| 新竹县| 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国产精| 国产真正老熟女无套内射|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人成电影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第一页国产| 极品少妇无套内射视频|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