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2004]
頒布時間:2004-02-17 00:00:00.000 發文單位:國務院辦公廳
近期,國內連續發生多起重特大安全事故,黨中央、國務院對這些事故高度重視。2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進一步提高認識,以對黨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牢固樹立“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為了進一步加強醫療衛生系統安全工作,特通知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
醫療衛生機構的服務對象是廣大人民群眾,安全問題格外重要。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按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以對黨對人民群眾高度負責的精神,把防火安全、醫療安全、衛生防疫、執法監督工作擺在重要位置,高度警覺,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堅決防止重大事故的發生。
二、建立嚴格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
各單位的黨政主要負責人要負總責,逐級明確責任,層層落實責任制。對由于責任制不落實而造成重大案件、醫療事故、治安和火災事故等,導致群眾傷亡的單位,要依法嚴肅追究有關領導的責任。
三、建立健全防范安全事故的規章制度和應急預案
要建立健全日常防范和突擊檢查相結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建立安全工作督查督導制度,具體指導、督促落實。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要逐項研究涉及醫療安全的各項工作,建立嚴格的安全防范、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工作預案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要求分工明確,責任到人。
四、立即行動起來,全面深入地組織開展安全大檢查
各衛生廳局、各部屬單位和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要立即行動起來,認真組織一次安全大檢查,堵塞漏洞、消除隱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檢查中要結合年前安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以及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重點部位進行一次全面的排查。要通過大檢查,督促各單位強化管理,落實責任,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對檢查出的隱患,要加強督促,限期整改,逐一落實。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依靠當地政府組織力量,立即對轄區內的醫療衛生機構和所屬醫學院校的防火安全情況,開展一次全面、深入、徹底的檢查。消防安全檢查的重點包括:門診、病房等重點地區的消防設施、滅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標志完好情況和確保緊急疏散通道暢通情況;高壓氧艙、鍋爐及其他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配電室、電梯、水、電、氣等設備、設施安全保養情況;毒麻藥品管理、放射源管理、消毒隔離等重要環節的安全監管情況及其他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保管、應用情況。
醫學院校要重點檢查校園,特別是學生宿舍防火系統安全情況,從思想上重視對學生的安全管理和教育,加強學生消防安全自救知識宣傳教育,組織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的實施和演練;重視安全防火工作,排除各種不安全隱患。
五、加強醫療保障和醫療救治工作
衛生行政部門要針對可能發生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預案的培訓和演練,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確保醫療機構和各級應急衛生救治隊伍能夠及時開展醫療救治工作;要合理安排值班工作,確保聯系渠道暢通,及時處理緊急情況。
急救中心(站)和醫療機構急診科要24小時保持工作狀態,在保證日常醫療急救工作的同時,確保能夠隨時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六、切實加強對傳染病菌毒種的管理工作
各單位要嚴格執行傳染病菌毒種的使用審批手續,加強對傳染病菌毒種的使用、保藏、攜帶、運輸、引進和輸出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
七、做好放射源管理工作
各單位要嚴格按照《職業病防治法》和《放射性同位素與射線裝置放射防護條例》的要求,認真做好放射源監督管理。衛生行政部門在放射源許可辦理過程中要嚴格審查,不符合條件的不得發證,嚴把準入關。同時,要做好許可后的監管工作。督促放射工作單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放射源的安全和作業人員健康。
八、加強食品和飲水衛生監管工作
各地要深入開展“食品藥品放心工程”,認真組織實施《食品安全行動計劃》工作。結合當前禽流感防治工作的要求,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特別是餐飲業、學校集體食堂、學生集體餐供應單位等重點人群和單位的監督檢查。對無衛生許可證的非法食品生產加工單位一律予以取締。對已發放的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加強經常性衛生監督管理及技術指導。要嚴格執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規定的食物中毒報告制度,做好應急救治工作的各項準備,特別是對重大食物中毒事故,要全力組織救治。要根據《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加強對供水單位的監督檢查。
按屬地管理原則,請有關省、區、市衛生行政部門一并加強對衛生部部屬、部管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衛生部
二○○四年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