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函[2015]145號
頒布時間:2015-04-28 00:00:00.000 發文單位:民政部
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作出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的重大部署以來,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精神,以居民需求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實驗試點為載體,推動社區治理創新取得了初步成果。為發現、總結和推廣各地社區治理創新的實踐經驗,民政部組織了“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遴選推介活動。在自主申報、省級推薦的基礎上,經第三方機構材料初審、匿名評審、聯席評審、社會公示等環節,確定南京市民政局“‘六個一’街道中心化改革”等11項創新經驗為“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深圳市光明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社區基金會助推社區治理創新”等9項創新經驗為“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提名成果。為發揮“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的引導示范作用,推動社區治理創新在深度和廣度上不斷拓展,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
“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是我國社會體制改革浪潮中涌現出的最新成果,貫穿了鼓勵基層和群眾大膽探索的改革思路,契合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改革方向,體現了依托社區治理創新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的改革路徑,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前瞻性和可復制性。獲選成果圍繞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的改革目標,在街道管理體制改革、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微觀治理機制建構等多重層次,社區治理法治化、社區協商制度化、社區服務專業化等多元領域,完善政府購買服務、引導社會力量介入、擴大居民有序參與等多個方面進行了開創性探索。各地要充分認識“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的積極意義,認真借鑒相關地區和單位的先進經驗,切實增強創新社區治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二、突出創新重點
“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遴選推介活動,將“三社聯動”機制建設作為年度主題,既找準了各地已有改革探索和獲選成果的共同特點,又指明了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和社區治理創新的主攻方向。各地在學習借鑒“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創新十大成果”、結合本地實際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的過程中,要注意把握“三社聯動”機制建設的主題主線,著力建立健全“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聯動機制:重點完善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扶持政策,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和培育孵化基地,扶持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重點開發社會工作專業崗位,支持興辦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組織,分類推進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努力形成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為支撐的聯動體系,最大限度增加社區和諧力量和發展活力。
三、積極推廣應用
各地要切實做好“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的宣傳推介和推廣應用,將創新社區治理的基本理念、核心經驗和關鍵舉措與本地社區建設的工作基礎、基層實際和群眾意愿有機結合,探索形成兼具一般規律和本地特色的社區治理創新經驗。采取材料學習、理論研討、實地考察、結對共建等多種方式,學習借鑒“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的豐富經驗,研究制定本地區創新社區治理的總體規劃和實施方案。按照試點先行、典型引路、重點突破、梯次推進的工作思路,選取一定數量條件具備的社區開展試點,為全面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積累經驗。切實發揮全國城鄉社區建設專家委員會和各級社區建設決策咨詢機構的作用,加強對社區治理創新的理論研究和專業指導,形成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交互融合的發展格局。鼓勵立足本地實際開展集成創新,在全面梳理不同創新成果適用條件的基礎上,對分屬不同層次、不同領域、不同方面的創新成果加以科學綜合,形成具有系統性、耦合性和可行性的創新模式。
四、抓好組織實施
各級民政部門要主動發揮職能作用,積極向黨委政府匯報介紹“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爭取將創新社區治理納入黨委政府的重要日程,同時采用多種有效方式,加強對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創新的宣傳力度,積極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社區治理創新的良好氛圍。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單位、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以及各級農村社區建設實驗試點單位要率先開展創新實踐,切實發揮引領示范和幅射帶動作用。民政部將不斷優化“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遴選推介活動平臺,切實加強對獲選成果的宣傳推介和跟蹤指導,將社區治理創新不斷引向深入。各地貫徹落實本通知要求的有關情況以及在社區治理創新中形成的好經驗和好做法,請及時上報民政部基層政權和社區建設司。
附件:“2014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及提名成果簡介.doc
民政部
2015年4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