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 id="azsug"></sup>

    <menu id="azsug"></menu><dfn id="azsug"><li id="azsug"></li></dfn>
      <td id="azsug"></td>
      <sup id="azsug"></sup>
    1. 丰满无码人妻热妇无码区,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好看电影,大地资源中文第二页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麻豆,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欧美人妻在线一区二区,草裙社区精品视频播放,精品日韩人妻中文字幕
      24周年

      財稅實務 高薪就業 學歷教育
      APP下載
      APP下載新用戶掃碼下載
      立享專屬優惠

      安卓版本:8.8.30 蘋果版本:8.8.30

      開發者: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HD版本上線:點擊下載>

      論會計國際化的演變與趨勢

      來源: 編輯: 2005/04/11 09:01:15  字體:

      選課中心

      實務會員買一送一

      選課中心

      資料專區

      需要的都在這里

      資料專區

      課程試聽

      搶先體驗

      課程試聽

      高薪就業

      從零基礎到經理

      高薪就業
        新世紀之初,經濟全球化的步伐明顯加快,跨國投資和融資、國際貿易等迅速發展,現代交通、通訊、網絡等高科技手段使全球經濟日益融為一體。與經濟全球化的步伐相比,會計國際化進程是相對滯后的。會計被比作“國際通用商業語言”。經濟全球化迫切需要會計語言的規范和統一。實行全球統一的會計標準,不僅可以降低跨國融資成本,擴大投資者和融資者的選擇范圍,提高會計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而且可以減少跨國公司的會計成本,降低目前各國昂貴的會計協調費用,為全球所有企業建立公平、統一的會計環境,促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務國內和國際資本市場。會計國際化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歷程,經歷了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歷史進程。會計國際化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源自會計差異的比較與協調,經歷了由雙邊協調到多邊協調,再到更大范圍的區域性協調的漸進過程。新世紀之初,以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和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聯合制定并推廣的“核心準則”為標志,會計國際化開始向標準化的方向轉變。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的成功改組和全球會計準則的提出,為會計國際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標。標準化的必然結果和最終歸宿是會計標準走向全球統一,即全球會計準則的實現。本文試圖通過對會計國際化的歷史演變進程加以描述和歸納,找出其歷史發展的規律,豐富和完善已有的學術成果,并希望能對中國會計國際化進程有所貢獻。

        一、會計國際協調:會計國際化的初級階段

       ?。ㄒ唬媷H化的本質:不斷尋求各國會計實務統一的過程

        什么是會計國際化?說法不一,有的叫會計國際協調,有的稱國際會計協調,還有會計準則的國際協調、會計準則國際化等說法。筆者認為協調只是會計國際化的一個初級階段,從內容上來看,除會計標準(或會計準則)的國際化外,還涉及會計實務、會計教育、會計觀念、會計慣例等的國際化。因此,筆者認為會計國際化是一個較為恰當的表達。

        關于會計國際化的內涵,英國著名學者克里斯托弗?諾比斯(Christopher Nobes)和羅伯特?帕克(Robert Parker)認為會計國際化是通過對會計慣例的變異程度加以限制,增加其可比性的過程 .貝克奧伊(A.Belkaoui)在其經典代表作《會計理論》一書中認為會計國際化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認識不同國家的特性,并將它們與其他國家的目標進行調和;二是減少或消除障礙,以便取得能夠接受的協調程度 .我國青年會計學者陳毓圭博士曾就會計國際化的含義指出:“如果我們把會計實務看成是一個由絕對隨意和多樣化到絕對統一的序列,會計國際化就是一個由絕對多樣化向絕對統一性游離的過程?!备鲊鴷媽崉站哂小白孕衅涫牵髯詾檎钡亩鄻有裕@種狀態妨礙了跨國公司的發展和資本市場的國際化。因此,產生了國際會計協調的需要 .孫錚、朱國泓認為會計國際化的主要內容應包括會計認識國際化、會計理論國際化、財務會計概念框架國際化、會計準則制定模式國際化、會計準則體系國際化、會計教育國際化、會計人才國際化、執行機制國際化、會計市場國際化等 .常勛認為會計國際化是通過一些國際性組織或專門機構,制定或認可采納一些統一的會計準則或其他標準化文件,促進一定地區或世界范圍內各國會計實務和財務信息的統一和可比活動。韓美華認為會計國際化主要是指會計行業的國際化,具體包括會計標準國際化、會計確認和計量理論國際化、會計核算技術國際化、會計職能和會計體系國際化等 .李慧萍將會計國際化的內容分解為會計準則國際化和會計實務國際化 .王華認為:“會計準則的國際化,指協調主體在一定的范圍或框架之內,構建一個溝通、平衡機制,采用主動或被動方式,消除與各國會計準則的差異,在各方認可的基礎上,達成一致的過程” .綜合分析上述觀點,會計國際化可以概括為:旨在增進各國會計的趨同性和可比性,減少各國會計差異程度和差異范圍,尋求各國會計標準和會計實務統一的過程。會計國際化主要通過各方的溝通、談判、協調,采取放棄、改進、接受、退讓、提高、重建等方式,來達到各國會計的一致。會計國際化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會計標準和會計實務的全球統一。

       ?。ǘ媷H化的起源:早期會計比較與協調的客觀要求

        會計國際化源于早期的國際會計比較與協調。由于政治、經濟、法律及文化等背景相似或地理上相鄰的國家,會計標準不僅在客觀上有協調的需要,而且也容易溝通,阻力較小。因此,會計國際化最先是從區域性的國際比較與協調開始。1966—1967年,加拿大、英國和美國成立了一個“會計國際研究小組”(Accounting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AISG),著手研究三國間會計和審計實務的異同,1968年AISG公布了第一份研究報告“加拿大、英國和美國關于存貨會計處理的國際比較” (Comparative Accounting Practices for Inventories in Canada, UK, and US),拉開了國際會計比較與協調研究的序幕。至1977年解散時,AISG在其存續的10年間共發表了20份研究報告,是會計國際化研究的早期重要成果,被廣泛運用于IASC早期的準則中。

        1972年,第十屆世界會計師大會(World Congress of Accountants,WCOA) 在澳大利亞的悉尼舉行,英國的Henry Benson爵士在會上提議組建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引起了加拿大、英國、美國、澳大利亞、法國、德國、日本、荷蘭、墨西哥等國代表的高度關注。經過多方協商和籌劃,1973年IASC成立,秘書處設在倫敦,Henry Benson爵士被推選為第一任IASC主席。IASC的成立是國際會計協調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1975年,IASC發布第一號國際會計準則(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IAS):會計政策的揭示(IAS1:Disclosure of Accounting Policies)。

        IASC成立的最初目的是減少各國會計標準差異,促進各國會計標準的協調。在其成立后的20多年里,協調政策是十分寬松的,由于有國際會計師聯合會(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countants,IFAC)、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of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opment,OECD)、國際會計和報告準則政府間專家工作組(Intergovernmental Working Group of Experts on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ISAR)等多個相關國際組織的競爭,加之其“以妥協換取承認”的工作策略,針對相同的交易,盡量羅列當時各國流行的做法,試圖以對各國會計方法和會計政策的普遍承認來換取各國的認可。然而,正是由于這種大量可供選擇會計方法的存在,造成IASs可比性的低下,曾被戲稱為“國際會計實務的大拼盤”。因此,早期的會計國際化以協調為基調,體現了“調和”和“包容”的精神。

        歐共體(1993年后改稱歐盟)在早期的國際會計協調活動中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了其內部會計協調,比IASC還要早。歐共體理事會通過發布一系列“指令”(Directives)和“條例”(Regulations),分別就關于企業的法律、稅收、會計和報告等方面做出規范,要求各成員國通過修訂、制定各自的相關法律予以采納執行。1978年,歐共體發布第4號指令“不同類型公司的年度財務報表”(annual accounts of certain types of companies),詳盡規范了企業年度報告中的財務報表種類與格式及報表編制的會計原則。此外,1983年發布的第7號指令“合并財務報表”(consolidated accounts)、1985年發布的第10號指令“上市公司的跨國合并”(combinations of cross-country of listed companies)、1986年發布的“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的財務報表和合并財務報表”(annual accounts and consolidated accounts of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1989年發布的第11號指令“在一個成員國設立但受另一成員國法律管轄的公司分支機構的披露要求”(disclosure requirements in respect of branches opened in a member state by certain types of company governed by the law of another state)等,都為歐共體范圍內會計標準的協調做出不小的貢獻。

        (三) 會計國際化的快速發展:區域性會計協調內容與方式的適時變化

        進入20世紀90年代,區域性會計協調得到快速發展。地區會計協調搞得比較早的是歐盟,然后是北美,最具有影響力的當屬G4+1集團。

        1.G4+1集團的會計協調。G4+1是20世紀90年代初,由加拿大、澳大利亞、美國、英國四大英語國家的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組成的會計標準國際協調機構,1993年IASC作為觀察員身份參加其活動,形成G4+1的格局。后來新西蘭加入,說起來應當改稱為G5+1了,但仍稱G4+1.G4+1的協調目標包括:(1)為提供有助于資本市場參與者的財務信息,而制定高質量的財務報告準則;(2)探討解決財務報告問題的通用方法。單一而高質量的財務報告方法比多個方法并存更有助于資本市場參與者;(3)財務報告準則應當建立在概念框架的基礎上。作為組織成員,應當與其他成員具有類似的概念框架;(4) 為了探索財務報告問題的通用方法,要求成員愿意并且有能力投入資源,以便在概念框架內解決這些問題。

        2001年1月31日至2月1日,G4+1在倫敦召開了結束其使命的會議,發布公報稱:“鑒于IASC重組成功,新設立的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IASB)將與各國準則制定機構建立積極的合作伙伴關系,為了避免分散資源,全力支持IASB在世界范圍內促進會計準則的趨同,G4+l宣告解散,停止一切活動?!痹诖酥?,國際社會十分關注這個“會計準則精英俱樂部”對IASC重組到底持何態度。G4+l的這一高姿態舉動倍受關注,也使國際社會和IASB如釋重負,表明IASB得到了美、英等國會計準則制定機構的實質性支持。

        G4+1在其存續的近10年間,對成員國諸多會計領域的協調展開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與研究,達成了很多共識,發布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其關于企業合并和業績報告的專題研究。這兩個項目對IASB目前正在進行的質量改進和準則制定工作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另外,G4+1進行的協調和研究項目還包括建立未來會計確認和計量的概念框架、關于“海靜活動(期現對抵)”(Hedging Activities)的會計處理、準備的確認、計量和披露、執行租賃會計處理的新方法、確定長期資產可實現金額的會計標準、接受非互惠性資產轉讓(不包括所有者捐贈)的會計處理、企業合營或類似安排中的權益報告、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新計量基礎、收入和負債確認、衍生金融工具等。

        2.歐盟的會計協調。進入20世紀90年代后,歐盟開始加速推動成員國會計標準的協調。為保持和會計職業界的聯系,歐盟委員會根據第4號指令專門成立了歐盟聯絡委員會(EC Contact Committee),聯絡委員會由成員國代表和歐委會代表組成,其主要功能是促進和協調歐盟有關會計的指令在各成員國得到執行,向歐委會建議增加或修訂有關的會計指令。為處理會計協調中的技術問題,該委員會還特設了一個技術分委員會(Technical Subcommittee)。在歐盟的會計協調中,歐洲會計師聯合會(Federation des Experts Comptables Europeans,FEE)也發揮了重要作用。FEE由來自26個國家(包括15個歐盟成員國)的38個會計職業團體組成,擁有個人會員40多萬,歐盟95%以上的會計人員都加入了該組織。為推動區域內會計標準的協調,歐盟還專門組建了會計咨詢論壇(Accounting Advisory Forum,AAF),AAF進行了大量的專題研究和卓有成效的協調活動。1995年,AAF先后討論了環境問題的財務報告、租賃合同的會計處理、政府補助、外幣交易等議題;1997年,AAF又討論了現金流量表問題,并開始為歐元的引入展開會計研究。1997年6月,歐盟就引入歐元涉及的會計問題發布指南,要求各成員國平穩有序地完成貨幣過渡中的會計銜接,并給出了相應的操作指南,指南認為引入歐元不需要增加或修改任何歐盟會計問題指令或條例。

        3.北美地區的會計協調。在北美,由加拿大特許會計師協會(Canadian Institute of Chartered Accountants,CICA)、墨西哥公共會計師協會(Mexican Institute of Public Accountants,MIPA)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FASB)推動的三國會計協調是從1992年開始的,目的是適應建立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greement, NAFTA)的需要。北美三國在加快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在會計界也在加強溝通,減少差異,使會計標準不斷趨同,當然北美的會計標準趨同主要是向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 of United States,US GAAP)看齊。為加強區域內會計標準的協調,NAFTA專門成立了公司財務報告合作委員會(Committee for Cooperation on Financial Reporting Matters)。三國會計協調的成果之一,是1995年CICA、MIPA和FASB聯合發表的題為“北美財務報告”的聯合研究報告(Joint Study on Financial Reporting in North America),報告對存在于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智利四國的會計標準差異(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GAAP in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Mexico and Chile)進行了系統研究,并提出了未來協調方向。2002年10月,該報告進行了第四次修訂,并被譯成多個語言版本 .另外,美國與加拿大的會計職業界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相互之間經常就重大會計問題進行磋商 . 4.其他地區的會計協調。20世紀90年代初成立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在實現貿易投資自由化、建立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實行投資貿易便利化、建立健全透明而開放的金融環境、推動地區經濟持續發展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APEC長期致力于建立一個廣泛適用的標準體系,其中包括會計標準、法律標準和食品安全標準等。1995年APEC通過大阪行動綱領,提出貿易自由化的9 項一般性原則,其中的可比性(Comparability)和透明性(Transparency),都涉及到區域內會計標準的協調問題。亞洲金融危機過后,亞太諸國明顯加快了會計標準向IAS/IFRS 趨同的速度,其地區性會計協調已被提上議事日程。南美的巴西、阿根廷等也正在構建一套區域性會計協議。另外,對地區內會計協調做出過貢獻的還有安第斯共同體、南方共同市場、太平洋共同體、阿拉伯國家聯盟、非洲統一組織、拉丁美洲一體化協會等。

        區域性會計協調具有單邊、雙邊或多邊協調的特點,主要發生在一個地區內的兩國或多國之間,或多國會計標準都向某一國標準看齊。區域性會計協調是增進本地區經濟、貿易、金融交易的重要手段。區域性會計協調也可能為更大范圍的會計國際化帶來負面影響,如果全球幾大區域間的利益沖突不可調和,將會給會計標準的進一步國際化帶來更大困難。因為區域性會計模式一旦形成,其勢力比一個國家更大,統一可能更加困難。以美國為首的北美地區,成為阻礙全球會計準則(Global Accounting Standards, GAS)推廣的最大勢力范圍,可以很好地說明這一點。

        二、會計標準化:會計國際化的高級階段

        從20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IASC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開始放棄“調和”與“包容”的指導思想,將工作重點由開發新準則轉向減少現有準則的可選擇性,進行了旨在提高可比性等的一系列質量改進計劃。1989年1月,IASC發布第32號征求意見稿:財務報表的可比性(ED32 Compar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開始大量減少相同交易可供選擇會計方法的存在,同種交易只規定一種或兩種基準方法(Benchmark Treatment),另外提供一種備選方法 (Alternative Method)。正常情況下,企業應選擇基準方法,符合特定條件時可選擇備選方法,若選擇備選方法,應增加披露不選擇基準方法的原因,及由此造成的差異等。至1993年年底,IASC完成了10項爭議較大的IASs的修改工作,減少了備選會計程序和方法。

        在會計國際化由協調走向標準化的進程中,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Securities Commissions,IOSCO)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IOSCO是由各國證券監管機構組成的,旨在促進跨國證券的上市和交易,加強國際間的信息交流,實現證券市場的有效監管而提供互助的國際組織。截至2003年12月31日,IOSCO共有會員181個,涉及世界90%的證券市場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IOSCO將會計標準的國際協調作為各國證券監管協調的重要內容。早在1988年,IOSCO就認為IASs可以作為跨國融資的上市公司編制財務報告的一般準則。1993年8月,IOSCO同意制定一套用于跨國融資企業的核心準則(Core Standards)。1993年11月,IOSCO與IASC簽署協議認可“IAS 7:現金流量表”在國際資本市場上的使用。1994年6月,IOSCO公開發表聲明,要求在進一步認可IASs之前,有必要研制一套用于跨國上市企業的核心準則。1995年,IOSCO與IASC簽署協議,委托IASC開發研制國際核心會計準則。

        結合自己的質量改進和提高計劃,IASC歷時3年多,通過對已發布的IASs進行修訂和補缺,于1998年年底基本完成了40項核心準則的制定工作。2000年5月,IOSCO認為40項核心準則中,有30項符合IOSCO的質量要求,通過IOSCO的驗收 .IOSCO在核心準則的驗收報告中向其成員國的證券監管機構推薦使用核心準則,并呼吁參與全球資本市場的所有國家都遵循這些國際公認的規范和準則。2002年10月,IOSCO技術委員會(Technical Committee)發布公告,就各國證券監管機構如何發展系統的監管法規,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充分性等問題給出了原則性的指導意見。公告認為高質量的財務信息披露是資本市場有效運作的關鍵,各國會計標準差異的普遍存在降低了國際資本市場的運轉效率,IOSCO鼓勵各成員國使用IAS/IFRS以達到會計標準趨同的目標 .IOSCO還鼓勵IASB和各國會計標準制定機構開展合作,減少各國會計標準的差異,為企業跨國融資消除會計語言障礙。IOSCO 技術委員會還與IFAC展開合作,從強化審計監管的角度推動會計標準的趨同。

        核心準則的出籠,大大提高了IASC的國際地位和權威性,為全球財務報告的標準化奠定了一個里程碑,使會計國際化進程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會計國際化由區域性的“會計協調”開始轉向“標準化”。會計協調是會計國際化的初級階段,有包容與調和的意味,主要通過雙方或多方的協商與讓步,達成一致意見,或通過談判形成相互認可的機制。當區域內的會計協調和區域間的矛盾難以調和時,人們開始選擇標準化的道路。標準化是會計國際化的高級階段,通過形成一套高質量的單一會計標準,試圖促使世界各國都向這套單一標準進行趨同,或直接采納這套會計標準,最終實現全球單一會計標準。

        從地理區域來看,對推動會計標準化進程貢獻最大的當屬歐盟。1995年11月,發布了一個關于會計協調戰略的重要公報,強調今后歐盟會計協調的重點不再以原歐盟指令或條例為基礎進行,而更多地轉向與IASC及IOSCO合作,向國際統一的標準看齊,允許成員國的所有上市公司采用IASs取代本國的會計標準。1996年12月,歐盟聯絡委員會發布了一個歐盟會計指令和IASs比較的研究報告。1997年5月,歐盟發表聲明,支持IASC為制定核心準則而作的努力。1998年1月,歐盟就其關于財務報表及合并財務報表的指令發表解釋性通知(Interpretative Communication),要求各成員國的會計標準制定機構關注IASs動向,研究合并財務報表中IASs和歐盟指令的不同之處。通知指出,各成員國采用相同的會計標準,有助于提高公司財務披露的透明度,有利于鼓勵跨國投資和單一市場的形成。2000年6月,歐盟部長理事會發布了一份備忘錄-“歐盟財務報告戰略:未來走向”。在這份備忘錄中,歐盟部長理事會建議,在歐盟成員國范圍內的所有上市公司中,最遲應于2005年1月1日起采用IAS/IFRS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同時鼓勵成員國在非上市公司中推廣IAS/IFRS.2002年7月,歐洲議會在布魯塞爾通過了“關于運用國際會計準則的第1606號(2002)決議”,為IAS/IFRS在歐盟的實施掃除了法律障礙。2002年12月,“泛歐洲證券交易所”(由巴黎、布魯塞爾、阿姆斯特丹和里斯本四家證券交易所在2000年3月合并組成)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在2004年之前,最遲不超過2004年第二季度全部采用IAS/IFRS編制財務報告。

        三、全球會計準則:會計國際化的最高目標

       ?。ㄒ唬┤驎嫓蕜t的提出

        隨著經濟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迫切要求會計標準在全球范圍內實現統一和可比,而各國會計標準差異的普遍存在,已經形成一道無形的投資和貿易障礙,復雜的會計差異調整讓信息使用者難以直接獲得透明、可比的財務信息,各種市場的參與者都希望能有一套單一而高質量的會計標準來改變這種狀況。2001年6月,國際會計準則基金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Foundation,IASCF)主席Paul Volcker先生在一次公開的演講中認為:迅速發展的全球資本市場極大地刺激了人們對在全球范圍內統一會計標準和審計方法的需求和期盼。2002年4—5月份,美國著名管理咨詢公司“麥肯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上市公司的會計質量已成為對機構投資者的決策影響最大的因素,絕大多數投資者迫切希望會計標準能夠統一。統一“會計語言”,不僅可以提高交往的透明度和可比性,更好地起到財務信息的“交流媒介”作用,而且可以大大減少“調整和翻譯”的成本和誤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財務信息的可信度和可比性,擴大投資者和融資者的選擇范圍,為全球所有企業建立公平、統一的會計環境,促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合理配置,更好地服務于國內和國際資本市場。

        2001年4月1日完成改組的IASB提出研制和實施一套高質量、可理解和可實施的全球會計準則的戰略目標。標準化是會計國際化的高級階段,以IASC核心準則體系的形成為重要標志。全球會計準則是會計國際化的最高境界和必然歸宿,是會計國際化由協調走向標準化的必然結果。全球會計準則的提出,迅速得到很多國家和重要組織的支持和認可。IOSCO、IFAC、世界銀行(World Bank,W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OECD、八國集團(G8)、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Basle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BCBS)、國際審計和保證準則理事會(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tandards Board,IAASB)、ISAR等相繼發表聲明,認可和支持全球會計準則的建設,支持IASB作為全球會計準則的制定主體所做的努力。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和FASB也一改過去抑制和競爭的態度,轉而與IASB展開合作,共同加速全球會計準則的推進步伐。2002年10月,美國和歐洲的證券監管部門宣布,雙方計劃在2005年前消除在會計標準方面的主要分歧。這一舉措為實現全球會計準則邁出了關鍵一步。IASB主席大衛?泰迪爵士認為通過IAS/IFRS、US GAAP和其他國家會計標準的不斷趨同,IASB一定能夠形成一套投資者可以信賴的全球會計準則。

       ?。ǘ┤驎嫓蕜t的內涵

        從目前所檢索的相關文獻中都沒有對全球會計準則的內涵進行界定。筆者認為全球會計準則首先應是世界范圍內單一的、沒有競爭和對立的,最起碼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應該實現單一會計標準。但目前這一目標遠未實現,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廣泛使用的會計標準除IAS/IFRS外,還有US GAAP、英國會計標準(UK GAAP)等。IAS/IFRS和US GAAP兩大準則體系基本上是平分秋色,各占半壁江山,歐洲和亞洲是IAS/IFRS的主要勢力范圍,而US GAAP則在美洲等地發揮著較大影響。究竟誰更具有“國際性”?誰能主宰未來的全球會計準則?曾有很大的爭議。雖然IAS/IFRS的使用范圍有日益擴大的趨勢,更多的國家和地區認同IASB是建立全球通用會計語言的適當機構。但由于美國是世界上惟一的超級大國,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美國SEC和FASB決不會輕易放棄US GAAP的勢力范圍。當然,IASB和FASB都不會滿足IAS/IFRS和US GAAP平分天下的現狀,兩強由競爭走向聯手,共同合作邁向未來的全球會計準則,也許是全球會計職業界的一個美好愿望,而且這種合作已經有了很好的開端。2002年10月,IASB和FASB簽署了著名的“諾沃克協議(Norwalk Agreement)”,雙方計劃通過US GAAP和IAS/IFRS相互間的不斷趨同,在2005年之前減少或消除大部分差異,2007年之后基本消除所有差異。屆時,SEC有望批準在美國上市的外國公司采納IAS/IFRS,而不必再用US GAAP進行調整,美國本土公司也有望使用IAS/IFRS.另一方面,由于IASB是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組織,秘書長長期由英國人擔任,因而IAS/IFRS在英國更容易獲得支持和認可。2001年4月,IASB成功改組后,英國會計準則理事會(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ASB)將工作重點轉向與IAS/IFRS的協調和趨同上,宣稱不再制定和發布新的準則,只發布將IAS/IFRS在英國應用的相關準則。作為歐盟成員國,英國最遲將于2005年起執行IAS/IFRS.因此, 2007年之后,在國際資本市場上有望實現單一會計標準。這套標準可能集IAS/IFRS、US GAAP及其他國家會計標準的優點于一身。

        為保證全球會計準則在各國的有效執行,它應該具有一定的強制力或潛在強制力,目前的IAS/IFRS不具有強制力,IASB沒有權利要求某個國家必須執行它的準則,IAS/IFRS的影響力和權威性主要來自其高質量。全球會計準則應該是全球最好的黃金標準:高質量、可理解和可執行,使用這套準則能夠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可比、透明和充分反映的財務信息。顯然,IASB對現存IASs的質量不很滿意,2001年上任伊始,便啟動了其質量提高計劃,積極展開對原IASs的質量改進,減少可選擇性,全面提高每一項準則、每一個條款、乃至每一句話的質量。在2001年12月IASB制定的近期規劃中,明確提出IASB近幾年的主要任務就是全面提高每一項現存IAS的質量,研制高質量的IFRS,爭取實現全球范圍內的最高質量。2003年底,IASB完成首批13項準則的質量改進,其余的提高計劃將于2005—2007年之間完成,屆時IAS/IFRS的質量和現在相比有望得到實質性提高。

        全球會計準則應該在全球范圍內具有高度的權威性,得到廣泛認可和執行。根據《會計標準趨同-2002年全球調查》 ,超過90%的受訪國家和地區有意向IAS/IFRS趨同,其中72%的受訪國家和地區已制定了具體的政策和進程表以達到此目標,這是令人倍受鼓舞的數字。歐盟、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已經宣布執行IAS/IFRS的地區和國家,絕大多數將執行的時間表安排在2005年-2007年之間,屆時采納IAS/IFRS的國家將達66個之多,其“全球”代表性將會大大增強。因此,筆者認為全球會計準則的實現是一個動態的漸進過程,以IAS/IFRS為主體的會計標準體系正在贏得全球會計準則的地位,目前可將全球會計準則的內涵理解為2007年之后的IAS/IFRS.

       ?。ㄈ┤驎嫓蕜t的應用趨勢

        隨著IASB影響力和IAS/IFRS質量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都加快了會計標準的趨同步伐,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和大型企業主動選擇IAS/IFRS.保加利亞、馬來西亞、新加坡、愛沙尼亞、烏克蘭等國從2003年起以IAS/IFRS取代了本國會計標準;俄羅斯、坦桑尼亞等國從2004年起執行IAS/IFRS;歐盟、瑞士、澳大利亞等宣布從2005年起執行IAS/IFRS,新西蘭等承諾從2007年起采納IAS/IFRS.根據德勤會計公司對全球132個國家截至2003年12月31日的IAS/IFRS采納情況統計,已經有81個國家或地區要求或允許國內上市公司采用IAS/IFRS,占被統計國家的61%,宣布將于2005年之后要求所有上市公司采用IAS/IFRS的國家有30個,占23%.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證券交易所都承認和支持上市公司以IAS/IFRS為基礎編制財務報告。據IASB網站對全球85家證券交易所的統計,截至2003年12月31日,接受上市公司按IAS/IFRS編制財務報告的共有70家,占82%的比例。另據IASB網站的不完全統計,截至2003年12月31日止,世界上有過千家公司直接采用IAS/IFRS,或在財務報告中將IAS/IFRS信息作為補充信息提供。很多世界級的大型企業,如世界銀行、德意志銀行、漢莎航空、阿迪達斯、中國石化等,從2002年起就開始采用IAS/IFRS編制財務報告。在2005—2007年之后,執行IAS/IFRS的上市公司,僅在歐盟范圍內都將超過7000家。

        2004年1月,法國瑪扎爾國際審計和咨詢公司(French-based international auditing and advisory firm Mazars)完成了一項專題調查 ,以德國、法國、意大利、英國、西班牙、比利時6國的較大公司為調查總體,就上市公司在2005年之后執行IAS/IFRS的問題展開調查,實際收到有效問卷425份(249家上市公司和176家非上市公司),調查發現: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對執行IAS/IFRS充滿信心,73%的上市公司認為執行IAS/IFRS能提高財務信息披露的透明度,79%的上市公司認為IAS/IFRS有助于提高財務報告的可靠性;57%的上市公司希望以此為契機,改善企業內部管理和組織機構;55%的非上市公司也希望執行IAS/IFRS,64%的非上市公司認為這樣做有助于提高可比性和透明度。調查還發現德國上市公司準備最為充分,絕大部分上市公司正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包括權衡采納IAS/IFRS的影響、培訓員工、向投資者及債權人交流相關信息等,以實現會計標準的平穩過渡。
      學員討論(0

      實務學習指南

      回到頂部
      折疊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恭喜你!獲得專屬大額券!

      套餐D大額券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热这里有精彩视频免费| 性色欲情网站iwww九文堂| 国产精选一区二区三区|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网|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欧美日韩电影|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精品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玛多县| 尤物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网| av深夜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77777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乱码十国产乱码| 国产精品老年自拍视频| 国产95在线 | 欧美| 色午夜一av男人的天堂| 精品亚洲无人区一区二区|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国产av一区二区久久蜜臀| 国产成人精品18|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怀宁县|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十页|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色天香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五月综合婷婷久久网站| 亚洲区精品区日韩区综合区| 97精品亚成在人线免视频| 欧美牲交a欧美牲交aⅴ免费| 国产最新AV在线播放不卡| 亚洲高清国产自产拍av| 強壮公弄得我次次高潮A片| 中文字幕结果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 丰满岳乱妇久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不卡| 一级片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凸凹人妻人人澡人人添| 97人妻免费碰视频碰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