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下載APP
及時接收最新考試資訊及
備考信息
近年來,中央在強化經濟宏觀調控的同時,加大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力度,特別是對國有經濟結構的調整,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隨著經濟市場化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場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人員結構也必須進行相應調整,出現了大量的下崗職工和失業人員,加之老齡人口的不斷增加,給我國社會保障體系提出了嚴重的挑戰。而目前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還十分脆弱,社會保險資金缺乏有力保證,部分城鎮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等,已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之一。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關鍵在于建立一個穩定、可靠的資金籌措機制。因此,有必要借鑒國際上通過開征社會保障稅的有效經驗,推動我國社會保障籌資方式改稅的步伐。
一、社會保障稅的國際比較
社會保障稅是一種按受益原則征收,由獲得某種特定收入的納稅人繳納,專項用于社會保險方面的直接稅種。這種方式最初起源于美國,目前世界上已經有90多個國家采用稅收的方式籌措社會保障資金,由于各國歷史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各國的社會保障課稅制度也不盡相同,具有代表性的國家有美國、德國和英國。
(一)美國的社會保障稅。美國的社會保障稅是按照承保對象和承保項目相結合的辦法分別設置稅種,共同組成社會保障稅體系。其主要包括:
(1)薪給稅。其納稅人為雇主和雇員,稅基是工資薪金額,沒有起征點,也沒有費用扣除,但有最高限額,采取比例稅率,由雇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1994年稅率為14.3%,雇主繳納的部分由納稅人上門申報,雇員繳納的部分由雇主代扣代繳。
(2)自營人員社會保障稅。它是為個體業主(除醫生)的養老、傷害保險和醫療保險而設立的按所經營事業的純收益額計征,以400美元為起征點,1994年的稅率為12.3%,由納稅人自行填報繳納。
(3)失業保險稅。美國的失業保險稅由聯邦失業保險稅和州政府失業保險稅組成,其中聯邦失業保險稅是聯邦政府為彌補各州政府失業保險財源不足而開征的,為臨時失業者提供基本生活費用,其稅額全部由雇主繳納,1994年稅率為6.2%。美國聯邦政府準許州政府以它自身的失業保險稅數額抵免聯邦政府繳納的失業保險稅,1994年減扣為5.4%,所以聯邦失業保險稅的稅率只有0.8%(6.2%一5.4%),課稅對象是雇主支付給雇員的全部工資,最高限額為6000元。
(4)鐵路員工退職保障稅。美國鐵路員工單獨有一套社會保障制度,美國鐵路員工退職保障稅是專門為鐵路員工籌措退休養老金的,該稅納稅人為雇主和雇員,課稅對象為雇員領取的全部工資和雇主發放的工資。該稅的稅率較高一些,由雇主和雇員分別繳納,但雇主比雇員要負擔得多一些,1994年雇員的稅率為6.15%,雇主的稅率為9.5%。另外,鐵路員工還要繳納失業保險稅,稅率為8%,全部由雇主負擔。
美國社會保障稅的特點是,保障的范圍比較廣泛,適應性比較強,同時又重點照顧了一些特定人員、特殊行業和項目,但是統一性較差,保障的待遇不公平,管理難度較大。
(二)德國的社會保障稅。德國的社會保障稅是根據保障的項目分別設置稅種的模式。它主要由養老保險、健康保險、失業保險、意外保險和老年人的關懷保險等五個項目組成。
(1)養老保險稅。1994年稅率為19.2%,由雇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有最高限額規定,1994年應稅收入的上限為年收入91200馬克,東德為70800馬克,但隨著工資、薪金的提高,最高限額也將相應進行調整。
(2)健康保險稅。納稅人為所有工人、職員、家庭手工業者以及從事其它職業的人,1994年的稅率為13.2%,東德為13%,雇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應稅上限分別為68400馬克和53100馬克。
(3)失業保險稅。納稅人為所有職工,每年的應稅工資限額與養老保險相同,稅率為7.2%,雇主負擔4.2%,雇員負擔3%。
(4)意外保險稅。納稅人為所有職工和農民,稅率為2.15%,完全由雇主按雇員的工資收入繳納,但每年的稅率根據各行業事故風險程度及全部職工年工資總額決定和調整。
(5)老年人關懷保險稅。1995年開始實行,納稅人與健康保險的納稅人相同,專門用于向國內老年人關懷保險提供資金,雇員部分適用的稅率為健康保險工資總額可保上限的0.5%,1996年又調整到0.85%。
德國社會保障稅的特點是分項目設置稅種,籌措的資金用途十分明確,保障的項目多,福利好,但是它的前提是國民收入水平較高,對管理的要求高。
(三)英國的社會保障稅。英國的社會保障稅是按保障對象分別確定征稅對象的模式。英國的社會保障稅稱作國民保障繳款,但其性質與稅是一樣的,具有強制性,且與收益者并不完全掛鉤,征稅的依據是工資薪金收入。具體分為四種類型:
(1)征收對象為一般雇員。納稅人為一般雇員和雇主,根據雇員的周工資額計算每周應繳納的稅款,由雇主和雇員各負擔一半。其免征額規定,周薪不到39英鎊的免繳,周薪不到65英鎊的稅率為10%,65—100英鎊為14%,100-150英鎊的為18%。征收率采取全額累進制,限征額以上部分,雇主仍要繳納10.45%,而且退休后的工資薪金收入,雇員部分不再繳納,但雇主部分仍要繼續繳納。
(2)征收對象為個體經營者。實行定額征收,1989年,凡個體經營者年收入達到2250英鎊以上者均需繳納,每周定額為4.05英鎊。
(3)征收對象為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人。這些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包括沒有正式職業但又想保持其領取保險金權利的人和前兩類中想增加保險金權益的雇員和個體經營者。也是實行定額征收,1989年每周繳納3.95英鎊。
(4)征收對象為個體經營者的營業利潤超過一定水平以上的人。1989年,年利潤額在4750英鎊一15860英鎊之間的部分,按6.3%的稅率繳納社會保障稅。
英國社會保障稅的特點是覆蓋面較廣,享受的福利待遇也較高,而且根據不同就業人員或非就業人員的具體情況,設置不同的稅率,比較公平,執行也較為方便。但是,采取全額累進稅率制度會使臨界點稅負差距過大,而且社會保障稅的繳納與享受保障的項目沒有直接掛鉤,返還性不明顯。
二、對我國征收社會保障稅的啟示
從以上介紹的三國具有代表性的社會保障稅征收模式來看,可以得到如下幾個啟示:
第一,通過稅的方式籌措社會保障資金,是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1929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造成大量失業,許多國家乃至私人企業都無力支付職工的失業救濟和起碼的生活保障,原有的退休養老計劃無法實施,嚴重威脅到社會安定。迫使政府考慮從稅收制度方面尋找出路,以便提供穩定可靠的資金來源,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出現了社會保障稅。二戰后,由于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國民收入大幅度增加,采用稅的方式籌措社會保障資金越來越為各國所接受,并且迅速發展為主體稅種,目前,在德國、法國、瑞典、荷蘭、巴西等國,社會保障稅都已成為頭號稅種。我國目前正在加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企業和勞動者,在激烈的競爭中都有機遇也面臨著挑戰,需要尋求社會保障,以便消除或緩和市場競爭所造成的社會震蕩。而我國近幾年來發展起來的社會保障事業,突出面臨著基金籌措難等弊端,因此必須要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社會保障籌資方式,才能更好地為發展我國的社會保障事業及時足額地提供資金來源。
第二,社會保障的項目由少到多,逐步增加。1935年,美國剛開征薪給稅時,僅用于老年和遺屬保險,1956年增加了對喪失工作能力者的保險,1965年又增加了為老年人提供的住院保險和醫療保險。目前,美、德、英等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重點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權,體現國家對公民基本生活的關切,社會保障稅主要針對養老、醫療、失業、救濟等方面籌措基本保障資金。我國開征社會保障稅,所籌措的資金也應重點保證基本保障項目的需要,這些基本保障項目是保障對象因喪失勞動能力、失去就業機會或生病情況下的基本生活和就醫、治療所需的,主要包括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險。
第三,社會保障稅的課征范圍比較廣泛。社會保險是政府在承諾范圍內承擔最后責任的基本保險,是一種法定保險,作為法定保險應該是面向社會全體成員的,才能體現社會保險的“大數法則”,增強互濟功能和防御風險的能力。從上述介紹的情況來看,社會保障稅的課征范圍都比較廣泛,只要是本國的有工薪收入的人,都是社會保障的納稅人。除此之外,對于不存在雇用關系的自營人員和農民,雖然沒有確定的工資薪金所得,也必須依照規定繳納社會保障稅,美國還單獨開征了鐵路員工的社會保障稅。我國開征的社會保障稅必須具有較大的征收范圍,要覆蓋到城鎮全體勞動者。
第四,社會保障稅的稅基規范統一。美、英、德等國的社會保障稅的稅基規定十分明確,就是參保職工的工資薪金收入,自營人員的事業純收益額。都規定了最高寬免限額,英國還有最低寬免限額,不允許有生計費用扣除,但納稅人的資本利得、利息股。股息所得不計入社會保障稅的課稅基數。我國現行社會保障統籌繳款方式對各個險種的費基規定不完全一致,給實際征收工作帶來了一定的不便,開征社會保障稅后,宜統一稅基,規范征收。
第五,社會保障稅的稅負高低由各國的保障項目、范圍和水平決定。三個國家的經驗歸納起來:一是稅率水平適度。剛開征時稅率定得較低,以后隨著社會保障項目的拓寬逐步提高,這樣既考慮了政府的承受能力,也要兼顧到納稅人的承受能力。‘如美國薪給稅初征時,稅率為1%,1950年為3%,1960年為6%,1970年為9.6%,1980年為12.26%,1994年上升為15.3%。二是按保障項目分別設置不同的稅率。社會保障稅是專稅專用,哪一個保障項目所需的資金量大,則稅率就定得高一些,相反,支出少的項目,稅率就可以定得低一些,征稅用途十分清楚。此外,政府還可以根據社會保障收支平衡情況,經常調整稅負水平。由于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不高且很不平衡,就全國而言,社會保障的水平只能就低,不能就高,社會保障稅的籌資水平只能根據當地財政和企業的實際支付能力來確定,只有這樣,大多數企業才能接受,才能邁開步子,以后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效益好轉,還可以逐步提高籌資水平,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采取其他辦法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第六,社會保障稅的征收與管理分開,有利于提高執法剛性,減少了跑冒滴漏現象,而且有利于降低征收成本。美、英、德等國的社會保障稅都由稅務機關征收,納稅人在繳納社會保障稅時與個人所得稅一起申報,雇員部分由雇主代扣代繳,自營者自行申報,自行繳納,稅款進入國庫,借助稅務機關征稅的專業優勢,增強執法的強制性。社會保障專門機構負責編制預算、設置和調整稅率、以及開支情況的檢查,體現了社會保障資金收、管、用的分離,形成了有效的制約機制。
第七,社會保障的法制健全。社會保障作為一項社會制度,要通過一定的社會立法手段去實現,一方面通過立法形式可以明確規定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另一方面,也使社會保障的具體實施更為制度化、規范化,避免了主觀隨意性。美、德、英等國開征社會保障稅一條很重要的成功經驗是各項社會保障法律比較健全,依法籌資,依法保障。英國早在1601年就頒發了《濟貧法》,用征稅辦法向圈地運動中流離失所的貧民實行救濟;德國從19世紀80年代起陸續扒出一批社會保險法案,內容包括工傷事故保險法草案、疾病社會保險法草案和老年及殘障社會保險法草案,該國1927年又通過失業保險法等;美國1935年在羅斯福總統的領導和主持下,通過了美國歷史上第一部社會保障法典—《社會保障法》,作為保障人們在遭遇各種風險后能享受到基本生活的“社會安全網絡”而載入美國史冊。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法律、法規立法層次低,缺乏較高的法律效力和必要的法律責任制度,全國人大常委會自1979年以來審議和通過了330多部法律和有關法律問題的決定,卻沒有一部是專門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基本法律,無法發揮法律規范的強制功能,也無法確保社會保障措施的有效實施。當前,我國正在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市場經濟本身是法制化經濟,它意味著社會保障權益、義務的對等,所有社會保障稅的具體操作規范都要通過法律的形式規定下來,因此要學習西方發達國家立法經驗,加緊制定包括養老、失業和醫療等一系列符合我國國情、切實可行的社會保障法律,為開征社會保障稅提供法律依據。同時要對社會保障的支出和監督方面進行立法,做到有法可依。
由此可見,通過稅的方式籌措社會保障資金,有利于增強籌資的剛性,增加社會透明度,保證籌資的穩定性,也有利于擴大社會保險的覆蓋面,提高統籌層次。我國應當借鑒世界各國征收社會保障稅的經驗,盡快采取稅收的方式籌措社會保障資金。
上一篇:企業捐贈稅收優惠研究
下一篇:論政府間稅收競爭關系的稅法調整
Copyright © 2000 - www.sgjweuf.cn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正保會計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京B2-20200959 京ICP備20012371號-7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44457號
套餐D大額券
¥
去使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免费图区在线视频| 成人拍拍拍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自拍偷拍激情视频| 人妻有码中文字幕在线|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 日韩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正定县| 在线国产精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卡2卡三卡4卡免费网站| 中文字幕av高清片| 偷拍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观看| 日本欧美大码a在线观看| 亚洲熟少妇在线播放999|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久久69国产精品久久69软件| 黄色A级国产免费大片视频| 日韩成人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一偷一偷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京东|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在线 欧美 中文 亚洲 精品| 欧美日产国产精品日产|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日本老熟女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a成人片在线观看| 美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色吊丝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国产区成人精品视频| 大陆精大陆国产国语精品| 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亚洲女同精品久久女同| 无码福利写真片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开心深爱五月天播播| 国产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 在线看国产精品自拍内射| 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精品日韩精品|